| 广西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滚动条2 > 正文 |
"美丽广西"探中国乡村建设路:"生态牌"的美丽畅想 |
2015年11月03日 06:40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利雪娟 |
|
“生态牌”的美丽畅想 ——“美丽广西”探索中国乡村建设之路(五) 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新面貌。 周加孔/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重点报道组 这是一次“美丽”长跑—— “清洁”起步,“生态”接力,跃上“宜居”,奔向“幸福”; 这是一项“美丽”事业——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使乡村面貌发生全面、不可逆的根本改变; 这是一场“美丽”之约—— 让“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铺就老乡们的小康路。 常怀“行百里半九十”之心,勇探中国乡村建设之路,“美丽广西”不停步,美丽畅想在延续…… 一村一案一蓝图 古色古香的古民居,述说着百年村落的历史和沧桑;苍翠挺拔的古树林,展示出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走进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2012年,柳城县编制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规划,在保护中开发百年古宅、千年古树、万亩红枫。在提高乡村“颜值”过程中,建设的“工程师”始终与规划的“设计师”“如影随形”。两年后,这里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 然而,与古砦形成对比的是,我区还有一些乡村“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由于缺乏规划指导,有的农户建房盲目性、随意性较大,排污管网没有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给美丽乡村建设埋下一些难以处理的“伏笔”。 其实,我区早在前几年已启动了村镇规划集中行动,目前已编制1.1万个行政村和4.4万个自然村的规划,但从汇总的规划成果看,各地质量差距较大。有些规划只有一两张图纸,无法真正指导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另外,全区还有约3200个行政村、6万个50户以上的村庄未编制过规划。同时,到2013年底,广西仍有农村危房约82万户,计划将在2020年前陆续完成改造。这些房子如何规划建设,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浙江安吉,2008年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将全县187个村作为一个“大乡村”进行统一规划,整个安吉就是一个大景区,每个村都是一个景点,每个农户都是一个小品,最后形成“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体系。 一村一案一蓝图,安吉经验可借鉴。作为后发展地区,广西如何迎头赶上? “管理机构缺失和技术人才缺乏,是我们面临的两道坎。”自治区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彭新唐坦言。 2000年前后的机构改革,全区1127个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基本被撤销,近两年虽有所恢复,但这些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0%。 在崇左市,全市的村镇规划建设站(所),平均每个乡镇仅有1人左右,一个人面对几十上百个村屯,管理不到位现象突出。 “必须打破城市规划人才下不去、乡土人才用不上的制度制约,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自治区乡村办负责人建议。他认为,乡村规划师,必须懂农村、懂农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规划更适合农村。 “最近,住建部门已出台方案,广西将构建‘县-乡镇-村委会-乡村’4级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实行乡村规划建设许可制,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与乡镇挂钩联系机制试点和农村建筑工匠领建试点。”彭新唐透露。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