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经济 > 2016上林旅游扶贫基层行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上林山底庄自筹资金发展旅游 探索脱贫新路子(图) (11/11)

2016年05月11日 09:4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陈思羽 韦春雨 邓昶 廖章利 编辑:许乾雷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古峰洞对面的大榕树旁,村民正在建设游乐休闲设施供游客使用。

编者按:近年来,上林县以加快旅游业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充分整合扶贫政策和旅游部门资源,持续地推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扶贫攻坚工作,推进旅游产业和扶贫产业同时开发、并行发展,实现旅游大开发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同享发展的成果。2016年4月下旬,广西新闻网派出采访小分队走访南宁市上林县鼓鸣寨景区、白圩镇狮螺村山底庄、大丰镇云里村内里庄等地,多角度采访、全面报道上林县开展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展示上林县以旅游带动脱贫的新风貌。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思羽 韦春雨 邓昶 廖章利 图/文

记者驱车来到上林县白圩镇狮螺村山底庄,映入眼帘的是具有喀斯特风貌的古峰山,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直通山脚,房屋分列道路两旁。古峰山脚下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当地人称为“古峰洞”。走进古峰洞,一阵清凉的风迎面扑来,洞里或宽、或险、或奇、或怪,洞中的钟乳石林立,多姿多彩、惟妙惟肖,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溶洞里还有地下河流经,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生命之泉”,在战争以及干旱的年代为山底庄群众提供了宝贵的生活用水。

据山底庄经联社主任莫德温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古峰洞”成为了山底庄及周边群众的避难所和游击队的抗日基地,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些游客从祖辈处听说了抗战时期在古峰洞避难的故事纷纷慕名前来古峰山游玩,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更是来到“古峰洞”中探险。作为村干的莫德温看到旅游开发这一商机,于是发动村里人,以入股形式筹集到53万元资金,把古峰山做成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探索新路子。

山底庄有460户,2003人,其中贫困户有75户,330人。2015年年底,山底庄群众用自筹的50多万元资金围绕古峰山开展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目前已种植桃树30多亩、格桑花30多亩、桂花及荷花等,建成景区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2015年底景区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今年春节期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营业,期间共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门票收入7万多元。村民莫振金告诉记者:“看到春节期间来了很多游客,我们都很积极参与景区的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游客来了也给我们村民带来了收入”。

为了进一步加大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力度,上林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上林县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奖励办法》、《上林县激励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林县2015年产业化扶贫实施方案》等激励政策,通过旅游开发实现村民与企业共同发展,农民土地入股,门票分红,发展农家乐等,有旅游项目的村庄,企业还可安排村民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对已流转的200多亩土地进行规划,用于发展农家乐和建设莲花池观光长廊等。”莫德温说。山底庄将立足本村的旅游资源优势,抓住“生态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围绕“古峰洞”和“千年古榕”,将村庄打造成生态旅游村。让游客感受一个一年四季绿意葱茏、鲜花争艳的美丽山底庄。

( 11 / 11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提示:这是最后一张图片,请选择:
重新浏览】   【高清图库】   【↓最新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