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记者在宜州市古文村花海拍照留影。广西新闻网记者 冼妍杏摄
乡村旅游扶贫 带动贫困群众发“美丽财”
“今年国庆黄金周以来,我们古文村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门票收入近10万元,村里收取停车费用1.8万多元,带动餐饮业和农副食品销售收入43万元。”11月29日,宜州市古文村驻村“第一书记”韦路华信心十足地向采访团介绍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村贫困户明年脱贫摘帽将不成问题。”
古文村毗邻宜州市区,交通便利,又位于下枧河畔,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61户526人,其中贫困户49户133人,贫困发生率为25.3%。土地匮乏、贫困面广、基础设施落后,是该村留给帮扶联系单位——河池市委宣传部的一道难题。
经过调研,河池市委宣传部确定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古文村精准脱贫方向,并指导成立了2家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土地入股、贫困户资本入股合作社等形式,把古文村打造成了一个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适合休闲度假养生的生态旅游胜地。同时以点带面,发展果蔬采摘、竹林休闲、水上游乐、农家游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河池属于大石山区,山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河池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发“美丽财”。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了1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屯)、1000家农家乐。仅2015年,河池市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了1.6万人脱贫。
近年来,河池还先后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及乡村旅游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化示范建设、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等工程,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十二五”以来,该市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的数量居全区前列。按规划,到2020年,河池将建成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屯)200个,带动8.7万贫困人口脱贫。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