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千年南丰“傩舞”舞动文化灵魂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周桐报道:江西南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蜜橘之乡、傩舞之乡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故里。全县70万亩南丰蜜桔犹如“绿色海洋”,国家森林公园军峰山,青山绿水相映成辉,就像一个“天然氧吧”。4月18日,“第三届全国融媒体看江西”走进“傩舞之乡”南丰,来自全国近50家新闻媒体记者切身体验了一把千年舞姿的独特人文魅力。记者团成员先后参观了傩面具雕刻展示馆及宋元白舍古瓷展示馆,采访了雕刻精美的傩面具和非遗文化传承人张宜祥,并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傩舞表演。

  据了解,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遍及城乡,自汉代传承千年,不仅保留有古老的傩祭仪式和江西现存最早的上甘村明代傩神庙,而且留存了120多个傩舞节目和120多种、2000多枚傩面具。傩面具和非遗文化传承人张宜祥向记者介绍,雕刻傩面具需要选材、构思成型、雕刻、打磨、上漆等五道工序,立体形雕刻过程中最难的是刻出面具形象的神韵,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同时在雕刻选材方面也很有讲究,是用秋天的香樟木,不能用春天的。目前,张宜祥已68岁,从事雕刻40多年,带了二十多个徒弟,其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6岁,而且不收学费的,据说这种技艺传男不传女。

  在观看傩面具的制作过程中,西部网记者韩睿表示,老手艺人愿意把大把时光用在这里,带徒弟,推广,尽心尽力,不畏艰辛,令人钦佩。也希望,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这些有着传承工艺的大师们,能够完成心愿。随后,融媒体记者团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傩舞表演。光明网记者周明艳观看完傩舞表演后惊讶的表示,这些舞者鼓点踩得真准,虽然动作有些奇怪,但一看就知道是传承悠久的古文化,今日得见,真是庆幸。

  据了解,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舞”,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民间舞蹈。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又因其表演形式只有肢体动作,又被称为“哑傩”,伴奏也是最原始的鼓和锣。目前,南丰有傩班108个,傩舞艺人1500余人,位居江西省之冠,并保存有中国最古老的傩神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