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河南采访纪行之二:紧盯一流 转型升级 (2) |
2017年06月07日 06:35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邓达 |
|
扶民营,县域经济迸发勃勃生机 缺资源、不临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的内陆县级市——河南长葛市靠民营经济“无中生有”,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5月25日,记者在长葛黄河实业集团公司,看到了金刚钻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该公司文化部部长张振强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刚石企业,他们开发的产品达到2000多种,实现了上、中、下游产业链吃干榨净。 再走进森源电气公司,工业机器人在国际先进的钣金柔性智能加工系统上忙碌着。该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张瑜霞介绍,20年不断进取,他们已经由小作坊,成长为员工上万人,涉足电气、新能源、汽车、物流的大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到305亿元。 长葛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民营经济总量占该市GDP的70%以上,培养出6000多家民营企业,其中4家企业每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长葛的民营经济,除了企业本身努力外,还得益于地方政府多年从税收、用地、融资担保、技术改造、产业配套等方面的重点扶持,当好民营经济的“守夜人”、“搭台者”和“清障手”。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产业升级。长葛市政府建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2家公司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再生金属循环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获得近3亿元支持;某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纳税仅4亿元左右。 建设孵化基地,鼓励企业创新。长葛市规划建设了863创新科技园区,每年拿出至少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树立品牌、引进人才、技术创新。 强化要素支撑,提升供给效率。长葛市积极为民营企业用地、资金、用工等方面提供支持,先后向22家企业提供34笔应急借款,累计投放资金3亿元,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项目,引进政策性资金1000万元,每年培训4万人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技工。 县域经济主要依靠民营企业。我区玉林、梧州等地的民营企业也较发达,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民营企业融资难、负担重,还较普遍存在,长葛市“谋长远、会统筹、算大账”等经验可资借鉴:土地再紧缺,也要保证企业发展;财政再紧张,也不竭泽而渔……使民营企业在技术上厚植领先优势,在数量上形成规模优势,在产业上积累竞争优势。如此,县域经济自然生机勃勃。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