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柳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乐章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乐章

——柳州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四)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伟立

在柳州市生态宜居馆的墙上,挂有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记录了当年柳州污水横流的场景,有的是污水涌出直排柳江河……

柳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焦耀光记得,1996年的一场酸雨,导致柳州万亩蔬菜倒伏,市场菜价飞涨。

柳钢集团总经理甘贵平记得,1997年,一则“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帖子,发布在柳州一个门户网站上,引发的争论持续十几年。

残酷的现实,思想的碰撞,让柳州必须闯出一条绿色治理环境的路子。

思想碰撞:柳州需要碧水蓝天

工业城市,自然要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必然会产生废气废水废碴——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柳州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思想解放大运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得以确立,绿色发展成为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

大讨论之后,柳州绿色生态屏障开始建立: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把北部的柳城、融安、融水、三江4个县(自治县)划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控制工业准入。综合治理区域内的石漠化分布区,植被逐渐恢复,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控制。推广无污染清洁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新型装备制造,构建工业生态产业链,打造一批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经济模式。

“绿色发展可以用数据表述。”柳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方华说,“以‘十二五’期的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数据为例,2010年柳州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是7∶65∶28;到2015年,比例调节到7∶57∶36,三产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

环境好了,投资者更乐于把清洁产业带到柳州深耕发展——“十二五”期末,柳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0%。“从长远看,绿色发展永远是一个增量的过程,所以我们并不太担心。我们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是不是能坚持走这条路,把这条路走好。”方华说。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