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广西新闻网滚动播报】广西各地全力防汛抢险救灾 > 防御指南 > 正文

强降雨为何带来如此"大考" 解析广西洪灾三大成因 (2)

2017年07月04日 23:21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丽婕

7月2日,在广西柳州市街头,市民转移一辆被洪水浸泡的汽车。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雨随洪走、雨区重叠、岩溶地貌造成灾情严重

  每年进入汛期开始,广西都要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为何此轮强降雨灾情严重?专家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降雨强度大。“降雨量大、范围广是重要原因之一。”广西气象台总工程师高安宁介绍,此轮降雨过程雨量超过400毫米的乡镇有95个,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817毫米,13小时雨量达610毫米,突破了1951年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极值。

  二是雨区重叠导致部分灾区救援工作困难。桂北灾区一线多名干部说,在桂北地区,从6月25日开始,多县已出现强降雨,6月28日再遭更大强降雨袭击,7月1日至2日又降暴雨至特大暴雨,雨区重叠让灾区缺乏缓冲时间。

  三是雨随洪走导致江河水位暴涨。“上游出现洪峰,洪水往下游流时,降雨区域同步向下游移动,使下游河水暴涨,给防洪救灾工作带来挑战。”自治区水文局水情处工作人员吴立愿说。

  广西阳朔县委书记谷海洪在救灾现场告诉记者,漓江上游洪峰到达阳朔后,县里遇龙河两条支流也突然出现极强降雨,3小时内超过330毫米,相当于以往全年约五分之一的降水量,洪水叠加后倒灌进县城。

  专家分析,桂北多地属岩溶地貌,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河水暴涨,排水不畅,形成内涝,一个个洼地更让救援困难重重。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