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广西新闻网滚动播报】广西各地全力防汛抢险救灾 > 防御指南 > 正文 |
强降雨为何带来如此"大考" 解析广西洪灾三大成因 (3) |
2017年07月04日 23:21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丽婕 |
|
7月2日,抢险人员在抢修321国道龙胜至三江段塌方路段。新华社发(黄勇丹 摄) 要谨防“太阳出来后的险情” 自治区防汛办副主任何品志告诉记者,广西局部仍有大雨,对继续下雨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强防范。“目前广西许多水库和水电站处于高水位运营,有936个水库处于超汛限水位。”何品志表示,水库、水电站的险情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太阳出来后险情才会发生,对此,各地水库须根据安全情况降低水位。 何品志表示,鉴于中小河流的水位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需及时对此次毁坏的河流堤坝进行修补和完善,做好应对下一次洪水的准备。 与此同时,地质环境灾害不容掉以轻心。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吴福说,目前受灾区域土壤湿度饱和,建议在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强降水过后的堤坝崩塌和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此次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链长的特点,类型较多,如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都有发生。因此,不能麻痹大意。”吴福表示,鉴于当前仍处于汛期,地质灾害仍有可能随时发生,应通过网络等渠道及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提醒居住在滑坡、崩塌易发区域的住户,增强预警和防灾意识,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山坡是否开裂、变形,若发现崩塌迹象果断撤离。 此外,广西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李永红说,受灾地区逐渐进入高温季节,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应及时加以防治。(记者夏军、覃星星、何程、卢羡婷)(完)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