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全国劳模黄文宣:400米深井下的坚守

400米深井下的坚守

——记全国劳模、华锡集团铜坑矿黄文宣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数次才打通黄文宣的手机——他工作在400多米深的井下,没有信号。他在这里一干就是16年。

    2001年,25岁的黄文宣以农民轮换工身份进入华锡集团,职位是铜坑矿出矿工区的铲运车司机。出矿工区是新开凿的工作面,粉尘、噪音、尾气等积压在一起,铲运车司机是集团里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恶劣的工种。工作之初,困难重重:自重达23吨的铲运车,以“螃蟹式”在巷道内横行,极难控制;铲运车是进口货,黄文宣只有初中文化……

    黄文宣当过兵,在部队锤炼了3年,历经了1997年西江抗洪救灾、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的洗礼,军人的本色让他勇往直前:别人休息,他研究业务,笔记就写了近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文宣技术越来越精湛,2008年出矿5.18万吨,完成计划的140%,成为“出矿状元”;2009年出矿5.47万吨,2010年出矿8.68万吨。各种荣誉接踵而来:集团劳动模范、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2012年,他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围绕工区的先进典型,出矿工区党支部组建“劳动模范工作室”,这成为黄文宣践行“两学一做”的平台。他与劳模工作室的成员一道,分别与17名员工一对一“传、帮、带”,整个工区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工友张安吉与黄文宣同一年工作,但产量差距较大。黄文宣获评劳模后,他前来求教:“你技术那么好,能不能教教我?”“行!”黄文宣没有丝毫保留,把自己的技术要领、工作心得等仔细教给张安吉。有了良师益友的帮助,张安吉技术快速提升,产量也上来了,先后获评集团劳模和自治区劳模,成为全矿出矿战线上一颗新星。

    16年来,黄文宣每年都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当铲运车司机时,个人的出矿量排在全矿第一;当了值班长以后,带领全班出满勤,干满点,出矿量还是第一。外面有企业高薪挖人,但黄文宣不为所动。铜坑矿党委书记陆春华说:“黄文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基层共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的优良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