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60·改革开放在八桂】广西实施通关大改革促边贸大发展纪实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边民互助组激发边贸新活力

改变了老旧的人工通关模式后,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对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形式不断改革,提升边民的议价能力、参与形态和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

“加入边民互助组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东兴市东郊村村民黄志瑞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参加互市贸易,大都购买一些生活品自用,没有门路做生意。参与边境贸易的形式大都是搬运工这样的低工种,很多人在家门口守着金饭碗却不知从何入手,只能外出广东等地打工。

通关便利化后,边境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商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引导边民成立互助组,抱团参与边境贸易。

前两年,黄志瑞加入了边民互助组,和其他组员统一购进货物,统一出售给加工企业,合理分配工作岗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互市贸易各个环节,每月至少有3000多元的收入。不久前,她的儿子告别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加入边民互助组,一起从事互市贸易。

谭国志介绍,目前东兴成立了71个边民互助组。互助组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将从指定互市区(点)进口的商品销售给边境地区加工企业,帮助边民增加经营性收益。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区沿边市县共组建了611个边民互助组。在互助组抱团发展模式下,更多边民能参与边民互市,实现有效增收。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