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5)

2018年10月25日 21: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雅鸣、桂娟、李文哲 编辑:陈丽婕

穿越3000多年:探看商人生活

“3000年前的商代中国人怎么生活?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做事都是出于什么原因?”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艾兰教授,20世纪70年代就曾来过安阳。她研究了一辈子甲骨文、青铜器,与中国古人对话依旧令她着迷。

借助考古发现和破译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穿越3000多年,感受一番商人“主食小米”“有肉才欢”“嗜酒如命”的饮食习惯。

是的,商人的主粮就是小米。为此,唐际根曾建议当地政府注册“殷墟米”的商业品牌。

“商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分大食、小食,主要的烹饪方式是蒸煮,羊、牛都是切成大块蒸煮着吃。商代没有桌椅,商人吃饭、聊天、做工都膝盖着地,因此殷墟遗址出土商人骨骼、膝盖骨上常有磨损痕迹,脚趾骨上也有疤痕。”唐际根说,商人还十分喜欢饮酒,青铜器中,相当多的是酒器。

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马车。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车马坑,是中国考古中发现最早的畜力车实物标本。

当时的人们还能认识50多种疾病,除了使用药物,还会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

“商代王室生活还是很美的,国王住着四合院,住地附近有池塘,驯养着丹顶鹤、褐马鸡等珍禽宠物,闲时可以到池塘边散步。”唐际根说。

永远的殷墟:待解之谜留给未来

90年,从未知到已知,考古学家不仅能粗线条描绘出“大邑商”(商人自己对王朝都邑的称呼)的大致样貌,还获得了许多细节。然而真正把一座王朝完整再现,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

“现在整个殷墟挖的面积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1999年新发现的洹北商城与殷墟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体还是两都?殷墟跟周边,比如神秘的三星堆文明有何相关?商人为什么崇拜祖先,又有着怎样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殷墟是考古研究的一个小宇宙。它有太多的谜题,每解开一个谜就会有更多的谜出现。”唐际根说。

从最初的挖甲骨、挖墓葬、找城墙,到现在的都城布局、都邑生活研究,考古学家正致力于解析殷墟的社会结构和复杂程度,他们期待着,“大邑商”这张图能描绘得更清晰,更多像妇好这样的人成为我们认识的人。

几千年时光流转,辉煌的王朝只留下了斑驳的文物和残缺的遗迹。从慕名而来、匆匆“踩点”,到关注殷墟、品味文明,深度探访殷墟的游人逐年递增。

牢牢守护殷墟文物安全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殷墟,激起了越来越多国人强烈的责任感。

讲好殷墟故事,读懂中华文明——殷墟,正建成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展现中国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