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革命老区港北区庆丰镇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在港北区庆丰镇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发出隆隆的轰鸣声,汇聚成一幅丰收美景图。据介绍,该镇种植优质富硒稻共计6.8万亩,预计总产量2.65万吨左右。

庆丰镇是革命老区。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庆丰游击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桂中支队司令廖联原的领导下,成为桂中游击队在龙山外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仅该镇的中龙村就有廖容光、韦用志等119人参加游击队或以其他形式支持革命,廖祖立、廖祖登、廖信芳等8位同志更是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地为此建起革命烈士纪念园,缅怀先烈。

新中国建立后,庆丰人民革命斗志不减,在浔郁平原上努力建设家园,日子逐渐富裕起来。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庆丰镇的广西深禾丰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只见田地里种满了各色绿油油的瓜果蔬菜,工作人员正在大棚里开展育秧工作。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成立于2015年,目前总面积约1180亩,有蔬菜大棚560多个,还有冷库、选菜包装车间等配套设施,全年可产各类蔬菜4000多吨。近年来,以该基地为核心的港北区庆丰蔬菜(核心)示范区通过了自治区验收,被授予广西县级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称号,而且公司还与香港蔬菜销售企业达成共识,建设供港蔬菜基地,贵港产的富硒蔬菜将通过该渠道销往香港等地。

庆丰镇党委书记黄创鉴告诉记者,庆丰镇位于浔郁平原,是广西富硒水稻种植核心区,也是首批土地确权的试点乡镇。镇内建有广西第一家水稻育秧工厂,全镇农机普及率在85%以上。近年来,庆丰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挥该镇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富硒优质稻、小龙虾、百香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先后引进或成立了广西深禾丰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广西虾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一批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农企+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相关村委或者产业人员增收致富。仅2018年上半年,庆丰镇23个行政村就全部实现村村有集体收入的目标。目前,该镇探索实施的稻虾共作项目已在罗碑、东碑等4个村完成土地流转1300亩,落实了2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投资,小龙虾养殖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得益于达开水库的成功修建,浔郁平原成为广西的粮仓。在工程建设的年代里,不少库区居民搬离故土,在庆丰镇安置了下来。记者来到延塘村搬迁屯,只见笔直的乡村道路从村旁延伸至远方,搬迁屯坐落在金黄色的稻田里。顺着环村公路慢慢前行,灯光篮球场、竹篱笆、景观树、路灯、村屯小公园等设施一应俱全,村里更是一栋栋靓丽的小别墅。据村民潘凤茂介绍,搬迁屯是当年达开水库修建时从奇石乡搬迁出来的库区移民安置点,搬迁至今已有57年。搬迁到这里之后,生活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据悉,目前庆丰镇共有13个村有移民安置点,总计库区移民1500多人,他们从中里乡、奇石乡的山区来到浔郁平原,在新的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共同为庆丰的繁荣发展奉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