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映武
6月2日,星期日,那梭镇滩浪村村民很高兴,因为高书记又带项目来了。
高书记这次带来的是毛蟹养殖项目。他说:“近几年来,毛蟹味美,市场行情看涨。他单位主要领导非常看好这个项目,认为那梭的好山好水,定能养出高品质的毛蟹来。”
高书记,高国亮,是一名退役军官,转业前是一名司务长,说直白一点,就是个搞伙食的。
一个拿惯了锅铲的高国亮,突然接过一村脱贫攻坚大任,这无疑是一项崭新的挑战。“第一书记,就要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就要拿出‘首战用他、用他必胜’的精神气概。”他没有畏战,去年3月走马上任。
滩浪村有23个村民小组,415户,200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55人,贫困发生率5.03%。村民的产业主要以种养为主,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扶贫压力不小。
脚沾泥土问民情,虚心请教谋策略
来到滩浪,展开铺盖,高国亮便带领两名驻村工作队员一起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在了解到滩浪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村民普遍存在农产品销售困难、信息不灵、缺乏资金和销售路径等实际困难后,他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由于资金不够,他通过协调媒体对项目楼建设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吸引社会多家爱心企业对该项目进行帮扶。如广西富乐华房地产开发公司(CBD南区)捐助10万元征地,广西华业投资集团捐助40万元进行装修,防城区荣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免费修建围墙,供电部门免费移除项目用地内的高压线, 2019年三层的大楼已基本建设完成,共计投入200万元。
农产品批发市场大楼建成后,一二楼出租,用于做批发和电商。每年的租金就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有3家电商企业准备入驻。批发市场将辐射那梭镇及周边多个村屯,服务当地蔬果及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此外,2018年村集体种植红光橙、沃柑30亩,增强发展后劲,出租集体山林土地178亩,并通过入股合作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67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
怀揣真情解民忧,真心帮扶得民心
2018年5月,他走访到中石古屯时了解到有一名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潘旭(化名),在防城中学上学,成绩优良,只要正常发挥,考上大学不成问题。但潘旭家境十分困难,其母亲早年就离家出走,从此再无联系。更不幸的是,2014年,她的父亲因发生车祸,脚和大腿肋骨严重骨折,虽能走路但已无劳动能力,全家生活十分贫困。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书记一直惦记在心里,先到学校看望了潘旭,并鼓励她努力读书,争取考出好成绩。同时寻求政府部门和社会支持。去年6月22日,市住建委机关党支部联合市麒胤房地产集团支部等企业,到滩浪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结束后,集团董事长黄泓铭又带上公司的党员到滩浪村小学捐赠了一批文体器材及书籍。当高书记把潘旭读书交学费困难的情况告诉黄泓铭后,黄泓铭当即表示为小潘捐助学费,直到潘旭大学毕业,每年捐助1万元左右。
叶贵坤是滩浪村的贫困户,由于遭受两场强台风的侵袭,他家的土坯房成了危房。由于文化程度低而没外出务工,又没什么种养技术,一直以来生活很贫困。他积极联系畜牧专家指导他养牛,并帮助他申请产业奖补和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他家里养的牛从一头增加到了六头,他和弟弟还用危房改造补助的资金建好了钢筋混凝土房子。
修路打井强基础,建房改厕亮乡村
驻村后,他筹措经费5万元,为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19盏,路牌16个,方便了村民出行。争取防城区住建局的支持,在滩浪村秧地启组安装5盏太阳能路灯,让路灯不再是农村的“奢侈品”,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协调新修道路4条7.25公里,新打饮水井3个。通过村级道路建设、产业扶持、危房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改厨改厕等各项政策措施,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容村貌慢慢得到了改观。
2018年,滩浪村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7.1%,9户29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01%,各项脱贫摘帽指标顺利完成,通过自治区 “四合一”实地核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