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有道
为网约车松绑折射开放包容自信
里 里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新修订的《柳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日前正式实施,新版细则在企业经营许可证标准、驾驶员证申请条件、网约车运输证申请条件等方面均降低了门槛。
柳州对网约车实施了多处降低准入门槛的“松绑”措施,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还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并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行为,这折射了当地监管思路的进步。
为网约车松绑,既利民生也利于城市管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约车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源,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打车贵”问题。而在对网约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对网约车实施了过高的标准,将很大一部分运力拒之门外,“打车难”问题因此再度凸显。这也使得部分出租车“恃宠而骄”,拒载、拼车、绕路、不打表等不文明现象突出,市民对打车难、出租车乱象反应强烈。今年初,柳州铁腕治理出租车乱象,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加快网约车的合规化进程,协调解决出行平台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许可证、推进出租汽车“网约+巡游”经营模式,并提出对旧的网约车经营服务细则进行修订。
为网约车松绑,对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起到促进作用。市场经济是追求公平竞争的契约经济,只有形成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才能保障各种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具体到网约车问题上,由于一些地方制订了过严的规则,网约车往往被“逼”成了“黑车”,但因群众有需求、市场有需要,虽经严管重罚仍打而不绝。网约车“普遍违法”的结果是,执法沦为“选择性执法”,损害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在这个问题上,“堵”不如“疏”,柳州为网约车松绑,对网约车运营规则进行合理重塑,创造了公平的运营环境,既充分激发了市场潜力,又为执法部门刚性执法维护市场规则创造了条件。
为网约车松绑,体现政府的开放包容自信。作为新业态、新产业,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政府部门需要有效监管。但在监管中,需要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着实考验各级政府的智慧。政府部门在制订规则和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实施一项政策,政府部门不仅要在事前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做好预判,还要在实施后实事求是评估效果。若发现政策确实存在问题,该修正就修正、该调整就调整、该废止就废止,这不但无损政府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反而会让公众看到政府对市场的尊重,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像柳州这样,在监管实践中发现对网约车管理存在过严过紧的问题,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接纳意见,对管理细则进行修订,正是政府部门走向开放包容自信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