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时政头条 > 正文

《中国粮的奇迹》第二集 | 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农业智能化……科技助力中国粮 (2)

2019年11月19日 21:1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韦幸文

  古老职业新模样,你想不到的中国麦客!

  △视频 古老职业新模样,你想不到的中国麦客!

  盛夏七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开镰节,拉开了河套麦收的序幕。

  一场麦收大战即将拉开,来自河南、河北、甘肃的农机队伍不断从各路集结。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

  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至少可以收割100亩。

  每年全国都有30多万台收割机参与跨区作业,从黄淮平原到华北平原,再到黄土高原,收割机大军随着小麦的渐次成熟迁徙。这一持续了二十三年的大规模自发性行动,是中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农业机械化从零起步,但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

  不是电影!不是科幻!中国农民在这样种地!

  △视频 不是电影!不是科幻!中国农民在这样种地!

  大湾村的这片番茄地里,一台拖拉机正在田间缓缓行驶。

  拖拉机走过的地方,一卷卷崭新的农用薄膜整齐并行,拉出三条平行的透明带,肉眼几乎看不出有任何偏差。

  完成精准操作的,并不是驾驶技术老到的师傅,驾驶室里也空无一人。

  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和作业系统,就是让铺膜机能无人驾驶、不分昼夜全天干活的核心。

  挖土不用锹,割麦不弯腰,中国农民曾经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在新疆,一排远程遥控的无人采棉机正在秋收,一小时收获60亩,这比过去人工采棉效率提高了上千倍。

  在北大荒,北斗导航让几台无人深松机有秩序地工作,为春耕做好准备。

  农田里的新科技,正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