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让监督更有力量更有智慧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科技手段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李明鲜
玉林市玉州区纪委监委将辖区内8000多名监察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情况录入扶贫资金监管大数据平台,着力筛查公职人员是否存在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扶贫领域资金等情况。2019年,已筛查3批次180多条问题线索,涉及公职人员29人。
这是广西纪检监察机关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监督执纪的一个缩影。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玉林、崇左、河池、北海等地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监督更有力量更有智慧。
织密监督网络
管住“小微权力”
“我明明没有享受医保,为什么网上有我的低保受益信息?”博白县旺茂镇民丰村群众通过查看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了蹊跷之处,随即在平台上进行举报。博白县纪委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立案查处了民丰村支书张某利用他人名义骗取农村低保金问题。
2019年以来,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惠民资金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督促县(市、区)把扶贫资金、项目、产业等情况纳入平台,进行点对点实时监控。在博白县,群众使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实名查询达57万人次,在线投诉举报104件次,转立案20件,实现群众监督“零距离”。
前台“晒”,后台“督”。崇左市通过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公开政策、项目等综合信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核实处置异常数据8129条,形成问题线索519条,立案443起,通报曝光104批206人次,极大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纪检监察机关探索运用大数据平台,联通民政、社保、新农保、扶贫、住建、医院、财政等专线信息,在审查调查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核查。河池市通过建立市县巡察一体化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采集了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和全市1642个行政村(社区)涉农惠农资金等电子数据1250多万条。巡察人员通过信息进行多向对比,发现问题数量6083条,经过实地核查,已核实确定违规问题665条,立案109人,收缴(清退)金额495万元。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