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谈阅读
读书的诱惑
曹光哲
对于爱好读书的人来说,“4·23”就是最盛大的节日了。今年不同的是,不仅有世界读书日,还有广西全民阅读月。当然,读书不是一天的事,也不是一月的事,但有一个日子让我们想想是否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总是好的。
我很想说“与书为伴六十年”,但人一生下来是不可能读书的。有人说,现在时兴胎教,人还没有生下来就已经在“读书”了;也有心急的父母亲,孩子刚出生就让他们“抓书”。所以说,人一辈子都在读书,这是有道理的。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又遇上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读书的胎教是肯定没有的了,“抓书”估计也没有,所以留下了没有读书的岁月的遗憾。
从上学开始,就真正与书为伴了。开始是读书,后来是教书,后来是写书,再后来是编书,现在退休了,就有更多的时间玩书了。有时站在书架前,仔细打量着自己精心收藏的那些图书,心想工作几十年了,就这点“家产”,会心一笑,不由得幸福起来。
所以,读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瘾,怎么也戒不了。
世界很精彩,我也很想去看看。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有数不清的宝藏呆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但和大部分人一样,这只是一种奢望罢了。虽然是一个平常人,终归有一颗不甘平常的心;虽然离那些伟大的心灵很远,又总想与他们靠近。于是,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就像呆在家里的这段时间,由于有了司马迁,有了《史记》,就好像有了秦始皇一样的豪迈,有了蔺相如一样的胸怀,有了张仪一样的智慧,有了商鞅一样的悲壮,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就舞动起来,于是飘飘然。
我也希望别人像我一样成为书痴,一有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大讲读书的种种好处。几年下来,自己主持或者参加的读书分享活动不下百场,写的书评也有数十篇。最有成就感的是,在自治区党委礼堂、自治区党校、百色干部学院、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等处反复讲授的《阅读的力量》,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有人对我说,你也就是“好为人师”,心存着一点“帝王师”的幻想罢了。这倒不假。我有时也怀疑,像自己这样想尽一切办法去诱惑别人读书,是不是一种“犯罪”?想想“盗书不是偷”的老话,于是释然。
其实也没有必要把读书说得那么神圣。信息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读书也未必成不了大事业。但我想,人生有太多的诱惑,有的给人带来快乐,有的给人带来痛苦。但读书不一样,这种诱惑是可以把人引向幸福的。
毕竟,幸福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阅读与读书
东 西
阅读和读书是两码事,读书常常被我们理解为学习,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阅读是指课外阅读或工作之余的阅读,是对人文素养的吸收,其主要功能是滋养心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大部分人不会放弃,但对心灵的滋养会经常被人忽略。
过去,图书是主食,有的知青走几十公里山路竟然是为了借一本小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高考恢复后,大学生们比的是借书证上谁读的文学名著多;现今精神食粮多到泛滥,图书却变成了零食。更多时间,大家都在刷屏,这是一个阅读信息多于阅读名著的时代。究其原因,有人说:“我忙,哪还有精力阅读。”也有人说:“我们从小只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技能,而忽略了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有人说:“书太多了,无从选择。”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角度。
但是,阅读扩充我们的认知,丰富我们的想象,补充我们的情感,优化我们的语言,它不仅培养我们的细节能力,还锻炼我们的结构能力以及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阅读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从未听说阅读是因为别人劝告,阅读者不需提醒,他们早已在阅读中找到乐趣、知识、思想、才华、智慧和寄托。这种美妙我甚至都不想转达,就像我不想转达你必须呼吸。别相信优质的人格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优质是因为在背着你疯狂地阅读。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