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做到学史增信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⑧
本报评论员
“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我们从党史中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广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土地。早在1925年,在梧州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成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
作为革命老区,广西党史事件多、革命遗址遗存多,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我们要把广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生动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无数艰难和险阻,遭遇无数曲折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信仰、信念、信心。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战——湘江战役,就是共产党人信仰、信念、信心之强大力量的集中体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洪波涌起,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并且只会越来越复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如何在大变局中保持定力、把握趋势、准确识变、抢抓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给出答案:“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要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难困苦面前不低头,在风险挑战面前不退缩,就必须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的养分,做到学史增信。我们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注重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用先辈先烈的光辉事迹锤炼党性、激发斗志,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党的历史中解锁“从哪里来”的精神密钥,标注“走向何方”的前进路标,不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必胜信心,我们就一定能乘风破浪、笃定前行,在真抓实干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于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