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木袅
据《南国早报》报道,目前全区处于电力电量双缺状态,下半年电力供应不足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南宁市已印发有关通知,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量使用空调的场所和城市亮化工程实行有序用电。
在电力电量双缺状态下大力提倡有序用电,可以更好保障生活生产正常秩序。目前,许多地方已经拿出硬措施,大力推动节约用电。例如,火车站、汽车站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机关单位的照明、电梯减半使用。但不可否认,浪费现象依然随处可见,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运动式搞有序用电,一阵风抓节约用电。
提倡节约用电,分析形势、点明问题,下发通知、采取行动,要做到这些并不难,难的是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要明白,节约用电的实效,不仅看“缺电”时的实际行动,也要看“不缺电”状态下各方是否坚持节约。如果节约用电只是一阵风,那么风头一过,自然无法形成长效成果,甚至好不容易积累的“节约成果”也会在随后的习惯性“大手大脚”中被挥霍掉。
从现实情况来看,开展节约用电成为“一阵风”,这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常见问题。有的以假节约代替真落实,上边检查、领导重视,马上抓一下,拍照留痕之后“涛声依旧”;有的搞阶段性节约,“缺电”时实打实抓节约,过后又“水过鸭背”,对浪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节约本就是机关作风的一种应有外在表现,节约用电在机关单位若只是一阵风,那么这样的作风就要下大力气改变。
节约用电,要靠制度管起来。要科学制定规范,明确节电目标,用实实在在的标准倒逼节约行动见真章;要把阶段节约和常态节约结合起来,让节约用电成为一种融于日常、见诸具体的习惯;要强化监督问责,丰富机关效能问绩的手段和方式,持续传递节约用电的行政问责压力。由此,用“一套制度”对付“一阵风”,节约用电才会行而有力,常抓常新抓出实效。
“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念无粮时”,从节约用电到杜绝饮食浪费等等,在设计长效管理制度时候,都需要这样的思维与实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