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百年华诞同筑梦 “邕”抱未来谱新篇 > 强首府 进行时 > 对外交流 > 正文 |
对外开放风生水起 “南宁渠道”联通世界 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21年09月05日 15:50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编辑:胡瑞阳 |
|
对外开放风生水起 “南宁渠道”联通世界 南宁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015年的约2.7倍, 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南宁拥有26个国际友城,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中转站” 开放的南宁欣欣向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图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坐落于美丽的民歌湖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一年一度的东博会在此举办。记者 黄红锦 摄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开放南宁,活力无限。 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近海、近边、沿江。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坚持全方位开放发展有着先天优势。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广西发展“三大定位”,为广西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如何抓住机遇、把握优势,挖掘开放红利?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清晰安排——大力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平台支撑、交通支撑、产业支撑,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在广西落实“三大定位”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四个城市”,成为广西开放合作的先导。 目标清晰而明确:开放是南宁的根本出路。 五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努力在全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用好用活用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用好机遇,勇于开拓,走活了开放发展这盘棋。 开放为南宁注入了经济活力:2016年至2020年,南宁市实际利用外资127716万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6家。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南宁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364.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45.9亿元,同比增长28.6%,首府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开放为南宁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落地建设,南宁国际友城增至26个,“南宁渠道”作用更加突出。 曾经的“路网末梢”成了今日的“开放前沿”,“南宁渠道”越走越宽阔,南宁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这五年,从偏居一隅变开放之城—— 南宁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 南宁,民族大道,有一座十分吸引眼球的地标建筑——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高高矗立,“花”开迎宾朋。 自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世界的目光被汇聚到绿城,让曾经偏居一隅的南宁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活力充沛、欣欣向荣的开放之城。 开放,向着碧海蓝天,向着星汉灿烂。 从一座地处边疆的首府城市,到如今目光聚焦的“丝路明珠”,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辉煌,见证了南宁下足功夫持续推进“南宁渠道”升级带来的万千气象,展现了南宁服务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建设,深化与东盟各国及其他国家、地区合作交流的开放之姿。 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跨越,这是南宁的根本出路,也是必由之路。 借助东博会之东风,五年来,南宁市打造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让开放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为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18个区域外国家参展;2017年,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展区,首次邀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哈萨克斯坦担任特邀合作伙伴;2018年,首次由海上丝绸之路延长线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担任特邀合作伙伴;2019年,首个欧洲国家波兰出任特邀合作伙伴;2020年,增设粤港澳大湾区、“三企入桂”、北部湾门户港、公共防疫及卫生展区……过去的五年里,东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常办常新的国际盛会昭示着南宁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如今,东博会的服务范围从“10+1”向RCEP、“一带一路”拓展,合作领域逐步拓展,有力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释放出“10+1>11”的独特效应。 东博会让南宁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越来越多国际重大活动、重大赛事落户南宁。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吸引了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9个城市参展;“中国杯”足球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等重大赛事精彩纷呈。 ——越来越多国内外客商聚焦南宁。第13至17届东博会期间,我市共签约项目297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签订商品购销合同超1000亿元;2020年,南宁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交易额达21.64亿元,南宁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中转站”。 这五年,从南疆城市变开放高地—— 南宁外向型经济发展持续加速 东博通世界,自贸赢未来。 2019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揭牌运行,吹响了首府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也打开了开放发展的新局面。 从揭牌至2020年底,南宁片区累计新增企业8418家,其中内资企业8354家、外资企业64家;累计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区外境内项目42个、总投资额205.16亿元;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8950万美元。 今年,南宁片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超1.2万家,占广西三个片区同期增量超70%,新设立外资企业63家;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48.6%。 南宁片区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借东风,紧紧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优势和特色,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规则,努力建设成为全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 核心区初见成效,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机构加快集聚,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融资、跨境金融区块链等方面形成一批探索性成果。 ——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向信息“丝绸之路”务实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智能制造、北斗导航及卫星技术应用等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引进了华为、浪潮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 ——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全国首创集国际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通关模式,通关能力位于全国同类监管场所前列。 作为南宁对外开放中重要“窗口”,南宁片区正是通过不断释放改革的红利、开放的活力,激发了国内企业“出去闯”的热情与国外企业“来落户”的信心,为构建衔接“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