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
寻找年味仪式感!过年形式变了,但年味亲情不减 (3) |
2022年01月28日 08:10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编辑:韦幸文 |
|
新衣:拜年服热销,佳节添喜庆 过年添新衣寄托着人们除旧布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农民工黄开厂1999年起离家打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厂里的工作不轻松,收入有限。尽管如此,但他每年春节前夕,都在广东帮妻儿买好新衣服带回家。这是黄开厂重要的春节仪式,弥补不能在家陪伴妻儿的缺憾。 南宁市事业单位员工小阳(化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时候,父母平时不会给我买新衣,只在春节一次性买几套。现在,随时可以给孩子买衣服,所以,春节没必要买太多,一套就够了。” 为了不削弱春节穿新衣的仪式感,小阳特地选择了近几年流行的“拜年服”。记者从她拍摄的春节全家福上看到,两个孩子都穿着红色的中式唐装,大人戴着红色围巾,年味十足,非常喜庆。 南国早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拜年服”,出现数万个结果,大多是汉服、旗袍等,还有新年亲子套装,有的店铺月销5000多件。 年饭:形式虽精简,人情味不变 1月26日下午,在 田东县思林镇林秀村,回乡过年的农民工潘扬将正在家里款待串门的亲友,他架起火锅,炒上几个小菜,和大家边吃边聊。“现在,过年招待亲友常用一次性碗筷,吃完饭,可以少做些清洁工作,省出时间,好好聊天。”潘扬将说。 在德保县,过去有初一到初三不开火的习俗。66岁的黄素盼,每年都要操持全家的年夜饭,往年除夕,她不但要张罗满满一大桌菜,为保证未来几天的“供应”,还得安排全家通宵值守煮粽子。但近年来,全家都提倡精减菜式,除了必不可少的德保酥肉、豆腐酿、炸排骨之外,砍掉了不少荤腥油腻的菜品,尽量当天现吃现做。 黄素盼笑着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过春节,我轻松多了,一有时间家人就自驾带我到靖西老家串门,和亲友相约到附近景点转转,真是自在。”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