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奋斗者 正青春

“广西最美志愿者”蓝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4日下午,葛光炜在体育场内进行训练。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关怀青年成长成才,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

即日起,本报开设“奋斗者正青春”专栏,聚焦青年群体,讲述奋斗故事,体现历史传承,展现时代精神,展示青春风采,凝聚思想共鸣,拓展世界眼光,引导青年一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紧跟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书写精彩人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90后“最美志愿者”蓝珊: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桂林日报记者 韦莎妮娜

三年前,一个粉红色的约定,串起了“广西最美志愿者”蓝珊与乡村留守女孩们剪不断的缘分。

2019年7月,蓝珊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赴资源县支教,担任乡村中学班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一次晚自习的时候,蓝珊注意到一位女生的手臂上全是割痕。而这并不是个例,村里不少处于青春期的女生都有类似的自残行为。这让蓝珊很是触动,她决定为这些留守女生做些什么。

于是,蓝珊迅速组建志愿团队,通过一封封粉红色的匿名书信,为乡村留守女生们提供倾诉心中千千结的“树洞”。学生们可以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匿名写在粉色的信纸上,投入信箱,并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老师回信。通过这个“粉色的约定”,不善言谈的留守青少年们逐渐向心理老师、志愿者们敞开了心扉。此外,志愿者们还组织青春期讲座,家校联动对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为了更好地走进她们心里,蓝珊还和团队里的其他志愿者一起走访了800余个留守女生家庭,并组织了“让爱回家”留守女生亲子家庭活动,满足她们渴望亲情的心理诉求。最终,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志愿服务项目“倾听一朵花开”。

4500封“粉色匿名信”、2000个小时心灵微课辅导、收集解答留守女生心灵问题400余个、700余个留守家庭参与“让爱回家”……一个个数据的背后,凝聚着一群“90后”志愿者的爱心与善意,也将乡村留守女生心中“隐秘的角落”逐一照亮。

2020年,“倾听一朵花开”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蓝珊本人获评“广西最美志愿者”称号。

如今,蓝珊的学弟学妹们接过了“爱的接力棒”,“倾听一朵花开”志愿服务项目仍在继续。

事实上,蓝珊多年来一直心系社会公益事业,在完成课业之余担任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志愿者,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9500小时。

未来,蓝珊计划将研究生专业所学与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把最美的青春之歌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退役摔跤运动员葛光炜:让青春留下最出彩的自己

桂林日报记者 蒋璇 文/摄

5月4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雁山分部体育馆内,身着红色跤衣的葛光炜正在场上与对手进行较量。只见他一个漂亮的过肩摔,轻松就将对方制服。

葛光炜,广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入学前,他是浙江省宁波市体校的一名摔跤队员,也是国家一级运动员。

2015年至2018年,葛光炜多次斩获浙江省冠军赛55kg、60kg、65kg和70kg级别的冠亚季军。与许多运动员一样,他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够身披国旗站在国际的最高领奖台上。但是,常年训练带来的伤痛一直困扰着葛光炜,在摔跤场摸爬滚打7年后,2019年,他带着遗憾退役了。

随后,葛光炜通过全国体育单招单考,顺利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对他而言,大学校园就是他的新赛场。他想成为一名老师,让摔跤走进小学中学的校园,也希望后续有人能替国家拿下项目金牌。

事实上,葛光炜的求学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意味着他必须比别人更加用功。一个个挑灯夜读的晚上,一本本写满字迹的笔记本,一沓沓认真做完的试卷,一支支用尽墨水的笔,都见证着他所付出的努力。

“坚毅的性格、不怕挑战、能够吃苦,这些都是当运动员给我留下的财富。”葛光炜凭着这股韧劲,在学业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在葛光炜看来,虽然很多人通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认识了摔跤,但是大家对这个项目的了解还不多,需要热爱摔跤的人去努力推广。

“摔跤这项运动是智与力、力与美的结合,是斗智斗勇,是身体能力综合性的一种展现。同时还需要十分注重细节,比赛不到最后一秒都不能确定输赢,这也是摔跤的魅力之一。”葛光炜说,体育带给青少年的不只是强健的体魄,同时还有人生哲学方面的感悟,那就是不放弃,坚持和奋斗,不断开拓进取,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从赛场到讲台,葛光炜对未来充满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