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11月24日讯(通讯员 徐道彬)近日,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玉米秸秆加工车间异常火爆,马山县里当乡、加方乡养殖户和古寨瑶族乡其他村养殖户,纷纷拉玉米秸秆过来古棠村加工打包,一路排成一条长龙看不到尽头。

古棠村东森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钟文清说:“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复合型资源,综合利用能够发挥自身价值,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引起火灾等危险。我们村这个玉米秸秆加工项目很受养殖户欢迎很成功,十多天已经加工打包几千袋约250吨了,他们运回去喂得好,还有3000多袋预订,营业收入已经达到4万多元。一年可以搞两季,明年要达到上万袋。”
加善村的养殖户潘冠标:加工的玉米秸秆饲料牛羊很爱吃,很香,下雨天也不用出去割草了,而且不易变质,也便于储存、运输。
古棠村第一书记周理介绍,以前来村里总觉得要拉大项目,要大资金投入才能有立杠见影的效果,小玉米秸秆项目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普通种养殖环节,只要认真深入去洞察老百姓需求和本地实际情况,转变和创新思维方式,就一定会找到植根老百姓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符合国家生态治理方向并且具有生命力的小项目,也许这就是乡村治理“四两拨千斤”的意义,通过秸秆燃烧污染环境治理,玉米秸秆进行再加工,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老百姓生活,还带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生态绿色循环等多方共赢的乡村治理格局。

据悉,古棠村玉米秸秆加工项目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古棠村集体经济用于投资设备和建设场地,古棠村东森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年底固定分红给村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