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同志在广西科技馆工作期间主管青少年机器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校外教育项目,目前主管科普展览策划设计工作。曾担任执行主编或参与编撰多本青少年科技教育出版物,如《小学科学探究与拓展》(2021年出版)。其多年从事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资源、展示项目研发经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科普展示技术,曾设计制作过多项科普展品,拥有多项专利,并多年来自学英语。凭借其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经验和出色的外语才能,近年来多次在涉外国际交流活动中承担主持或主讲的重要工作。近两年来以专家身份2次参与国际交流活动,3次主持线上国际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带领团队4次登央视科普电视节目(其中2次本人长时间出镜进行实验展示)。
在本职工作方面创新性的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展览活动的科普展览策划设计工作,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韦文潮担任展策策划部部长期间,在圆满承接展览策划组织工作的基础上,能根据时事热点和上级要求,主动思考,积极发挥创造力,创新地开展工作,在2020-2022年共举办或承接大型展览活动27场次,接待观众超过65万人次。
2020年2月刚刚接手展览策划部就恰逢新冠疫情爆发,牵头策划实施了该部门历史上首次自主研发的科普展览“314•圆的狂欢日/圆周率科普展”,设计了配套图文展板,通过线上形式进行展示,开创了自主办展的先例。
2020年5月举行的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广西系列活动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表彰活动展览工作中,面临着首次举办自治区主席奖经验不足,和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下逐步开放展厅的严格限制条件,通过多方走访,积极协调,圆满完成“三展同台(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广西站)、广西科创之星展和广西科界群英展)+两奖同颁(自治区主席奖、广西创新争先奖(杰出工程师奖))”。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时期,创新推出了基于中国科技馆“科创百年”全国展的内容而设计的科创百年广西主题科普展。其特点一是内容建设上采取了“原版图文内容+广西特色实物”的模式;二是同类型活动同期举办,打造“红色打卡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三是结合主题自研文创和打卡体验活动,既保证了展览内容的政治立意水准,也做到了兼顾广西特色,结合馆内组织的“红色打卡地”活动,让展览成为建党百年主题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2022年,牵头策划与广西日报-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合作,将广西各地实地采集的非遗项目以“非遗+科普”为概念,以“非遗生活志”为叙事脉络,展会通过大量纪实图片、视频和实物展品的展示,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呈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之美,展示非遗技艺背后的科学魅力。该展览是首次自主研发的传统文化内容与科普相结合的展览。

个人牵头举办多项国际交流活动
近年来多次在涉外国际交流活动中承担主持或主讲的重要工作。
(一)个人专家型国际交流活动
2020年8月,受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邀请,韦文潮作为代表参加2020年虚拟非洲科学节活动,在线科学工作坊视频,获得了超过千人次的播放,并得到组委会的好评。这是广西科技馆首次派出代表以专家身份个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此后,2021年9月1日又应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科学教师与科学教育工作者进修区域中心(SEAQIS)邀请参与线上教师工作坊活动,为超过400名东盟国家科技教师进行了直播科普表演,同样获得良好反馈。
(二)线上国际科学教育研讨活动
2020年9月,由韦文潮牵头,带领本单位外语人才与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共同策划开展“同上一堂科学课”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该活动由东盟国家和中国科学教育专家共同在线进行公开科学课授课。2021年10月,牵头组织完成了第五届 “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多项涉及外语的组织协调工作。共有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尼、伊朗、突尼斯、英国、马来西亚的专家和科学老师开展直播课堂教学或参与研讨。

个人牵头完成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电视节目
韦文潮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科普展示技术,曾设计制作过多项科普展品,拥有多项专利。
其主持设计了大气压强主题的系列实验入选2021年9月央视10套“实验现场”栏目的大型直播活动《奋进吧!科学少年》。该节目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实验现场》栏目策划,仅限于每年全国科普日当天以直播方式推出的科普品牌。直播共邀请10所全国重点高校、15家顶级科研院所、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位各领域知名科学家以及6家科技馆的金牌辅导员参加,展示23项重大科研成果和30个精彩科学实验。
此外,由其主持设计的其他科普实验多次参与央视2套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的节目录制。2021年10月、2022年1月和2月三次播放广西科技馆的科普实验内容。其中1月份节目中有长达约10分钟的本人出镜。这一系列的央视节目大大提升了广西科技馆在公众科普领域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