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专题|青春主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 视频播报 > 正文

“蓉宝”背后的故事——中国保护大熊猫之路 (4)

2023年07月29日 15:5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三军 余里 吴光于 编辑:黄熙

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从青藏高原东缘沿着横断山脉往北,延展到秦岭,这块狭长的区域是野生大熊猫最后的原始家园。

“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政府、科学家和国际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野外栖息地的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的下降趋势被逐渐扭转,并出现明显恢复。自2016年起,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也彰显了对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斐然成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说。

大熊猫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放认为,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缓解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种群之间相对分散的隔离问题。

为更好保护大熊猫,我国于2017年全面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大熊猫“八喜”和“映雪”放归活动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现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举行,图为大熊猫“八喜”离开转运笼之后奔向丛林深处(2017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进 摄

位于川北的黄土梁走廊带连接平武县和九寨沟县,以往由于有盘山公路和沿路的人为活动,大熊猫长期面临“走婚难”。但自从盘山公路变成隧道,植被逐步恢复,大熊猫、羚牛等动物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山坡上。

“大熊猫国家公园在整合原有各类保护地的基础上,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为目标,让大熊猫更好栖息、生存和繁衍,为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提供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向可文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并打通了13个大熊猫区域的种群生态廊道。

这是在成都大运会成都博物馆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拍摄的“蓉宝”公仔(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