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西的文化魅力 > 要闻聚焦 > 正文

文化日新 桂在精彩——广西参展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见闻 (5)

2024年05月30日 09:4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秦雯 编辑:吴晓雨,刘晓彤

闯出一片天

科技与文化结合显创新活力

今年的广西展馆以蓝、白为主色调,让海的意向在空间中衍生、蔓延,凸显广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发展思路。文博会上,广西全面展示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广西民歌唱响文博会。记者 何学俏 摄

在畅游壮美广西展区,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一键游广西”亮相展会。通过该平台,游客可享受覆盖游前、游中、游后的一站式、一体化、全过程服务,实现来桂、在桂“吃、住、行、游、购、娱”一键订单、一键投诉和综合监管。

畅游壮美广西展区。记者 秦雯 摄

走进创新活力广西展区,观众可以与广西产研加一数字虚拟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数字人人机对话、互动交流;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卫视AI创作中心制作的宣传片,现场感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节目的效果;坐上广西中易弘达科技有限公司的VR驾驶舱,体验数字驾培的乐趣……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让文化产业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新技术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有效结合,为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和技术手段。

广西展馆里一幅长约8米的数字互动长卷吸引众人关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华智云联合出品的“广西文学家数字长卷”首次线下亮相,重点展示了唐朝至今的168位广西籍作家。曹邺、冯京、王鹏运……点开每一位文学家的名字,可以看到他们的文学成就,在页面里还包含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与24小时在线的广西数字文化使者“铜鼓娃娃”展开实时对话。


广西文学家数字长卷。记者 秦雯 摄

基于《广西通志·文学艺术志》的内容,长卷融合了AIGC、大数据、大模型、数字人等前沿技术制作而成,以历史为经、艺术为纬,以文学为魂、数字为形,勾勒出广西文学的辉煌篇章和“文学桂军”的卓越风姿。灿烂悠久的八桂文化以数字化方式繁衍生息,触手可及。

科技日新月异,文明积厚成势。当“软实力”遇到“硬支撑”,良性的文化发展,需要在产业背景下落地生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与产业共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报纸版面截图。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