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对罪犯依法进行科学、文明改造;改造罪犯不良思想,矫正恶习,提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引导罪犯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技之长;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西云与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联合推出《高墙故事·重塑新生》系列视频,传播法治正能量,集中展现广西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监狱力量。
本期视频我们走进广西西江监狱,关注西江监狱在教育改造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方法、总结经验,引导罪犯走向正途,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罪犯曹某因过早辍学,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在不法分子的诱导下,铤而走险,运输毒品,于2015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曹某调到广西西江监狱服刑后,因改造环境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变得郁郁寡欢,心理出现了问题。在改造中出现不服管教、消极怠工、自伤自残、寻衅滋事的行为。监狱警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监区针对曹某的问题成立了专项教育矫治小组,制定方案,对症下药,帮助他适应新的改造环境。罪犯曹某说:“我从小被父母抛弃,所以特别没有安全感,非常自卑,换环境之后我一时适应不了,心理很难受,对未来感到迷茫。后来警官常常找我谈心,才让我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
西江监狱安排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警察,对曹某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通过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等方式帮助曹某重塑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监狱警察找出了罪犯曹某抵抗改造的症结,并引导曹某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接受变化。
“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曹某和家人关系不好,入狱后就断了联系,没有亲情的关心,曹某出现了破罐破摔的想法,消极改造,所以我们引导曹某主动联系家人,寻求家人的帮助。”广西西江监狱八监区监区长、四级高级警长杨国毅介绍,曹某主动联系上家人后,时常通过亲情电话、书信向家人汇报改造情况,家人在会见日也到监狱看望曹某,久违的关心和家庭温暖让曹某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改造表现持续向好。
“在监狱里,我学习了制衣技术,掌握了谋生手艺。我明白了幸福生活是靠辛勤劳动创造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罪犯曹某在高墙里正视自己,放下过去,从“心”开始改变。
在监区专项教育矫治小组的努力下,曹某适应了新的改造环境,法律意识、思想觉悟不断巩固提高,并认清了自己犯罪的事实,服从管理,遵守监规纪律,没有再出现任何违规违纪情况,他渐渐打开了那扇通往新生的大门。
改造罪犯,引导罪犯走向正途是一条漫长的路,只有在工作中,不停发现问题、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提升警察执法水平,促进监狱管理向科学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