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桂声网评·广西云三连评 > 正文 |
无人区不是“无法区”!“精神航标”岂能成为个人越野秀场丨广西云三连评① |
2025年10月22日 17:4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邓子霖 |
|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戈壁滩“为人民服务”航标遭到破坏一事引发全网广泛关注。涉事人员张某龙与李某驾驶越野车在航标周围进行漂移,造成了该区域草地地表被破坏。10月21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报,确认了草场被破坏的事实,并表示将依法处理。 位于哈密戈壁滩上的“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巨型标语,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为飞行导航手工建造。“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承载着无数先辈的青春与奉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张某龙与李某为一时的“越野快感”,不惜在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土地上肆意驰骋,不仅碾压草场、破坏生态,更践踏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象征。
哈密市伊州区“为人民服务”等5处航标方位图。图源:哈密市融媒体中心
10月14日,哈密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查“为人民服务”等5组航标整体形态受损情况。郭子毅 摄 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迅速发布通报传递出清晰立场:公共空间绝非个人肆意妄为的 “游乐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边界,都必须框定在法律红线与公序良俗之内。官方第一时间启动立案调查程序,既是对被破坏生态环境的及时 “止损”,更是对亵渎精神符号行为的坚定回应。 这起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映照出个别行为对历史记忆与公共文明的漠视,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真正的自由从不是突破底线的放纵,而是对法律的敬畏、对公德的恪守、对精神价值的珍视。唯有以法为尺、以心为秤,守护好每一处“精神航标”,方能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时代浪潮中永不褪色。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