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粤港澳全运会何以动人?潮起处皆是同心人!

2025年11月13日 22:3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覃江宜 覃浏榴 编辑:刘山

“孙颖莎!加油!”“加油!王楚钦!”成百上千的声音,从场馆四面八方汇集,以相同的节奏合流,澎湃的声浪几乎要冲破屋顶。

11月13日晚,澳门银河综艺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这里进行。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上座率高达九成,其中大多数人是为了一众国家队成员而来。全运会比赛各为其主,单打1/4决赛中,河北的孙颖莎对阵辽宁的刘斐,北京的王楚钦对阵广东的林高远,辽宁的王艺迪碰上了黑龙江的王曼昱……球迷用最热烈的助威方式,为自己喜欢的球员“压阵”。

乒乓球单打1/4决赛孙颖莎(上)对阵刘斐。

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等球员都是国乒的王牌,连日来,他们已经让澳门感受到不一样的热度。当天的几场1/4决赛前,场外的特许商品零售店又照例出现了排队进场的盛况。赛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这些“顶流”运动员的到来,澳门这些天球迷云集,即便是一场普通的小组赛,都可能会人气爆棚。每天的焦点场次,两边的主看台还要特别安排人手,手举告示牌,提醒球迷规范观赛。

场外的特许商品零售店需要排队进场。

远道而来的球迷旗帜分明,但澳门本地观众则沉浸于国球本身的魅力,为所有选手的精彩表现叫好,“我是来看王楚钦的,但是林高远也很棒!”看台上的澳门观众陈慧芝说,她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前来,不时低头讲解,家门口的观赛像是一次亲子活动。比赛结束,孩子们离场时还在用稚嫩的声音念着:“孙颖莎,加油!”

因为新一代人气球员的崛起,乒乓球再度成为热门项目,天南地北的球迷更好地联结在一起。因为乒乓球等全运会赛事的落地,澳门也成为了热门赛区,与其他举办城市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王楚钦赛后被媒体层层包围。

联结,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关键词。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419个小项中,香港、澳门分别承办39个、14个小项。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串联起粤港澳,呈现出一个更具活力更有激情的大湾区。

通过全运会,这种联结越来越紧密。11月8日上演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自行车比赛而备受瞩目。231.8公里的骑行赛道串联起珠海、澳门、香港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骑手们6次跨境穿行,全程无感通关,依仗的是三地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这既是流程创新,也是技术创新,赛事组委会提前对人、车、物“前置查验、闭环管理”,通关则采用了无线射频、人脸识别、北斗定位等新科技,确保赛事“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借由全运会,这种联结被越来越多人看到。11月11日晚,走下领奖台,南宁运动员陆锋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他刚刚拿到的男子自由式摔跤金牌,那上面是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绿莲花扎成的同心礼花,奖牌的挂环上有“同心跃”,灵感来自港珠澳大桥上标志性的“同心结”,寓意三地同心协力、共跃未来,鼓励所有运动员顽强拼搏、再创佳绩。“拿下了粤港澳全运会的冠军后,我要更努力,争取在国际赛场上突破自我。”陆锋说。

这种联结是多元的,也是开放的。绵延的珠江水系将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连,彼此有相通的人文底色,广西运动员更能够感受大湾区共生共荣的融合之美。

粤港澳全运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醒狮、英歌、港乐、粤剧……粤港澳三地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也是广西人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让现场的广西代表团备感亲切。代表团旗手韦永丽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开幕式最后,绚烂的烟花以木棉花造型惊艳绽放,15朵形似木棉花的巨型气球在体育场内显形。

即将迎来全运会谢幕之战的韦永丽说,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岭南地区落地生根,也在广西遍地生长,承载着一种集体情感,也是一种共同记忆,“ 它有‘英雄之花’的寓意,用它来象征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们,我觉得特别贴切。”

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火热进行中的全运会正在为粤港澳体育交流、人民交往和经济协同等领域创造机遇。正如开幕式总撰稿人乔卫所说:“人们对这片土地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共识、共情、共振,就是大湾区美好发展前景的情感基础。”

但机遇不只属于大湾区。山海相连、同气连枝,潮起处皆是同心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