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运行

广西新闻网南宁2月9日讯(记者 宋瑶 通讯员 张帅)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广西人社部门开发了“广西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系统以多平台数据共享、培训过程监管、全区统一管理理念进行开发,经试点使用,现已全面投入运行使用。

广西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系统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的信息化系统,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端口、培训机构端口、企业端口、培训对象个人端口等。包含了数据库、师资库、培训档案、就业跟踪等信息。实现了开班信息发布、培训流程管理、培训过程监管、同步鉴定评价结果、资金拨付进度管理、培训信息统计、政策文件宣传等功能。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系统建立并定期更新职业培训机构目录、工种目录,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报条件,通过不断更新完善两个目录,进一步明确规范培训机构可开展培训的地域、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范围和要求。同时,对拟开班信息进行统一发布,供有培训意愿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规范了培训市场。

同时,系统建立了职业培训师资库,实行准入制度,培训教师需个人申请,完善培训教师和有关人员执教执训履历档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方可入库。师资库严格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根据任教老师信息自动识别教师任职情况,即同一位老师最多任职不能超过三家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兼职教师不能超过规定比例。培训过程中,需教师本人通过电子社保卡确认方可继续开展。通过建立师资库,进一步强化了培训师资队伍管理,避免了挂证、套证等情况出现,提高了培训质量。

系统还实现了机构培训业务范围、教师挂职机构、学员历史培训等信息全区共享,彻底打通横向信息壁垒。

为进一步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杜绝培训造假、套取资金等情况出现,系统根据培训班申报开班地点进行定位人脸识别考勤、视频监管等方式进行管理,精准采集在开展培训的班期信息,严格按照课时计划确定的时间和培训内容监管。各培训机构在开班前30分钟,教师与学员需要实名刷脸认证登陆广西人社APP进行定位人脸识别考勤。开班过程中,教师通过考勤系统上传上课视频及照片至系统。各级人社部门按照自治区各层级管理设置权限,通过监管平台可监控全区培训机构开班以来至当天的授课视频、授课地点、学员签到等情况,并作为培训电子档案留存,便于培训监管部门对培训质量和真实性进行监管,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真实性,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安全。

此外,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还系统开发了问题管理平台,培训机构可根据通过问题平台及时向人社经办部门咨询以及反映相关系统以及业务方面的问题,人社经办部门收到信息后可即时回复培训机构。同时,人社部门可通过信息发布模块,发布相关政策以及系统使用手册及相关视频,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据悉,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继续以该系统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培训工作监管力度,优化服务器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为各项专项资金安全使用保驾护航,积极营造健康透明的职业培训氛围,为提升广西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