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意见》的基本特点
《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明确提出了广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总体来说,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战略定位上体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广西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化步伐,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意见》明确提出广西要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形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把广西发展的战略任务定位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二是在发展理念上体现了科学发展新思路。作为后发展地区,广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完全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必须要有所创新,用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办法谋划发展,少走弯路,否则很难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意见》从广西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突出强调广西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具体体现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三是在目标任务上体现了远近结合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总结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准确判断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科学谋划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广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意见》的基本宗旨。当前,广西加快发展既面临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长期制约因素,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统筹加以解决。《意见》在着眼于解决广西今后长远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制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交通运输、能源、人才瓶颈和影响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同时,提出要把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切实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长远发展” 作为广西发展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并明确指出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在具体工作部署和要求上也提出了克服当前困难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立足当前、远近结合的要求。
四是在政策体系上体现了中央的关怀和支持。广西的发展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优势,也存在特殊的困难,国家有必要给予大力扶持。为了支持广西发展,《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一是明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提出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广西的投入力度;对中央投资安排河池、百色的公益性建设项目,适当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对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国有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广西创新铝电、锰电联营新模式,在百色、来宾、河池等地对符合条件的大用户开展直供电试点,采取股份制方式推进主电网与地方电网联合重组;对承担守边任务的边民给予一定补助;开展教育扶贫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钦州保税港区列为整车进口口岸等。二是支持广西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明确提出要适时稳步推进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钦州炼油二期、北海铁山港石化、防城港红沙核电站、桂林城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跨越发展的支撑能力。三是强调要充分调动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形成共识与合力,全面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措施力度大,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广西工作的关心、了解和支持。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