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恭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富裕生态家园建设使农村共享城镇公共服务。恭城县依托30年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生态农业,不断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县目前有水果43.7万多亩,总产量达到6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30元,水果总产量、人均有果量、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广西第一位,广大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建房,为了避免有新房无新村这一现象,2001年以来,恭城县大力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对全县881个村屯中的702个进行了统一规划,实施建设80多个,建成了红岩、大岭山、横山瑶寨、北洞源、黄岭等22个高质量、高档次且富有地方特色和现代生活气息的示范村,恭城县也因此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县”。2001年来,恭城县整合500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资金,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农民自觉将发展的愿望转化成了不竭的动力。富裕生态家园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恭城县的北洞源、红岩村群众已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区化服务,村内建有篮球场、图书室、多功能教室等文体活动设施,组建有篮球队、文艺队等业余文体队伍;村里还建有社区服务管理机构,配备有计生、卫生、法律、政务、警务服务室,实行“农事村办”的管理模式,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一些民政、行政、民事事务。新村建设中,农民有稳定的产业支撑,有水果流通环节的加工、销售收入及旅游收入,如北洞源村水果销售协会销售水果达到全县水果总量的四分之一,红岩村旅游协会带领村民实现旅游收入超过农业收入,2010年3月,民政部授予红岩村旅游协会“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不少恭城农民加入商业保险,尤其是北洞源村,成为全区的首个“保险先进村”。如今,恭城的广大新农村做到了“证件村里办、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使村民享受到了像城里人一人的服务。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