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动 文明共享
把农村建设成农民的精神家园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以“生态农业”闻名全国的恭城瑶族族自治县,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子, 以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县和城乡风貌改造示范县为契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实现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导,使全县广大群众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也使这个岭南瑶乡的新农村建设闻名全国。
城乡风貌改造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2009年,恭城县以“生态恭城,瑶族世界”定位,对县城主街道进行了房屋立面改造。2010年,大刀阔斧的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精致、别致的特点,突出瑶族的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以桂北民居为主基调,融入“坡屋顶、小青瓦、吊脚楼、白粉墙、木格窗”等建筑元素,并将地域性、民族性、现代性融为一体。如今,总投资6800万元的城乡风貌改造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约24.5万平方米的房屋立面改造已完成。加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整个县城初步达到了“民族风貌凸现、生态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最佳”的效果。同时,这些历史的、文化的元素不断向农村拓展,桂北民居为主基调的建筑风格已延伸到县内公路沿线及新农村建设中。恭城县的黄岭村、北洞源村、横山瑶寨等新农村,白墙青瓦的整洁民宅,处处显现瑶族建筑元素。城乡居民面对瑶族风格的建筑,生活在瑶族世界中,在不自然中提升了民族文化认同感,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文明意识、公共意识、环境意识不断提升,实现了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渗透。尤其在农村,拆除危旧住房和违章建筑,整治“脏、乱、差”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精神文明建设在与城乡建设良性互动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