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下面请甘委员形容一下这个纲要给您的印象。
甘耘:今天上午我们听了马主席的政府工作报告,并且非常认真地审议了广西“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未来五年内,是我区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由有两个方面:我们知道,中央已经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就是要从过去依靠外需为主转向以依靠内需为主,要从过去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转向今后要以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为主,这就意味着在一段时期内第三产业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个理由,广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表明广西决策层已经充分意识到广西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要与全国步伐保持一致,不能像过去一样总是慢半拍或者慢一拍,这是我对纲要感受最深的一点。
主持人:请张委员谈谈。
张树国: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我用一个“高”字,本来,这么重要的一个规划纲要用一个字形容它确实难度很大,但一个“高”字何以了的!即将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是站在广西“十一五”“十二个翻番”的高起点上,集全区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之大成,经反复论证出台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高度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它必将引领广西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因此,我用一个“高”字形容它恰如其分。
主持人:用一个字来形容确实很难,但是张委员的"高"概括得很精辟。接下来有请覃委员来谈谈。
覃格知:对“十二五”规划,允许我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用“强”字,强大的强。广西从“富民兴桂新跨越”到“富民强桂新跨越”,虽然只是改了一个字,但它却完全改变了广西人的思维,体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西人民的强烈愿望。一个“强”字,标志着广西在十二五间“求快、求好、求强”的战略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是广西人民对区情的认知——广西必须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向工业发达的经济强区转变,走在西部的前列!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都围绕发展跨越、民生改善、和谐进步的新的目标,新的境界,所以这些决策含义都显示一个“强”字!
发挥委员职能 建言规划纲要
主持人:我们的四位委员都用他们非常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这次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他们的印象,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是通过委员活动体现的,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好不好,决定着政协职能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政协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程度,决定着政协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名常务委员,甘常委,请你谈谈对于“十二五”规划编制你是如何发挥委员职能的?
甘耘:无论是常委或者委员,我们都在本单位承担着相应的本职工作,我们履行委员的职责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结合本职工作,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二是经常参加调研和政协组织的委员视察活动。
主持人:2010年,自治区政协十届会议十一次常委会,您在会上做了“对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的几点建议”的大会发言,请您介绍一下,提出这些建议的出发点、构思这些建议所做的工作和建议内容。
甘耘:“十二五”规划是很重要的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政协委员,广西各族人民都非常关注这个事,我在大会发言中提了四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广西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在研究广西经济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令人思考的现实,就是广西自己跟自己比发展很快,但是跟其他省份比我们还是相对落后。我这里有个数字:1978年到2008年,广西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93.55倍,年均增长16.4%,这应该是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了。但是从人均GDP来看,广西经济发展又呈现相对滞后状态。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广西人均GDP为全国人均GDP的59.06%,到了2008年,广西的人均GDP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80%。30年只增加了2.74个百分点,就是平均每年只增加0.09个百分点。并且从“八五”时期以后来看,“八五”时期广西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24%,“九五”时期降为61.96%,“十五”时期又进一步降到59.47%,呈现逐期下降的趋势。“十一五”时期才略有好转。
根据这个情况,要制定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候,当时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广西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既要防止制定错失发展机遇的低目标,也要防止制定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高指标的高目标。二是要将广西经济发展目标的重点转到人均GDP上,这个才应该是我们广西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条建议,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制定“十二五”广西经济发展社会目标重点。既然广西在经济发展上难以在短时期内赶上全国平均水平,那么我们能不能扬长避短,我们能不能在其他方面,比如社会治安、文化、环保、人文等方面加快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当时我提出建议,建议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点是否可考虑在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建设文明、民主、和谐、自由的人文环境,结合广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打造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区域。
第三条建议,建议广西“十二五”规划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现了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带,一个是长江三角洲,一个是珠江三角洲,而且每个经济区域都有一到两个龙头,珠江三角洲的龙头是广州、深圳,长江三角洲的龙头是上海。现在广西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但是由于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加起来的经济总量偏小,可能难以起到龙头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多考虑如何把广西的经济发展融入到珠江三角洲里,能不能把广西的“十二五”规划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起来。
第四条建议,是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我这里有个数字,2000年到2007年广西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从10.23人增到13.73人,平均每年增长0.5个人,而同期全国从25.29人增到34.39人,平均每年增加1.3人,说明这段时期广西培养和引进的人才速度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解决广西的人才问题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靠本地教育单位培养,第二靠引进人才。由于教育部门首期投入比较大,可能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大量的人才,目前解决广西的人才问题可能主要是要靠引进人才。是引进政府人才,还是引进企业人才和科研人才?这是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必须要明确的,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由于要制定庞大的计划,政府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在计划经济情况下,应以政府人才为主。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应以企业为主,应以科技为主。所以目前在广西这个市场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应该重点多引进企业人才、科技人才。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否迅速,不是以当地的政府是否强大为依据的,而是以当地的企业是否强大为依据的。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