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合作新高地,这是现阶段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战略任务,也是 “十二五”期间我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政协调研组建议在编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
1、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历史上承载了太多的国家责任。由于历史的原因,严重影响了国家对广西的投入以及地方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治外交政策的调整,今天的广西继续承载着国家针对东盟乃至亚洲地区的重要责任,这些广西特有的国家义务承载在金融危机情势下,全国外贸下滑,唯有广西外贸稳步上升以及对东盟市场多元化合作迅猛增加的客观事实等方面给与了最好的肯定。广西需要中央政府的肯定,广西为了承载国家责任过去以及现在仍然要继续付出的历史重任,需要国家的支持,因此,建议自治区政府就中越边境经济合作问题,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专题上报中央政府,争取给予广西包括土地、财政、税收等多方面优惠的“边境经济合作先行先试地区”政策,同时从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给予广西政策性支持。
2、建立和完善中越边境经济合作运行机制
在国家级合作机制一时难以确定前,建议由自治区有关机构与越南相关省份以及部委会商,成立中越边境经济合作联合工作小组,领导、组织、协调推进边境经济合作项目。一是进一步推进建立和完善由两国地方政府参与或主导的边境合作经济机制,逐步推进一是建立两国边境地区地方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政府部门研究确定双边经济合作的重大事宜,具体协商合作区的重要政策和相应措施。二是建立和完善工作会议机制,督导和通报机制,推进中越不同层面的协商对话,推动实施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生态保护等战略规划,在合作区特定的运作模式下,实现双边合作经济正常运行。三是建立合作区战略规划研究机构,联手制定与协调合作双方税收、投资政策,研究制定统一的优惠政策、相互衔接的管理办法、符合国际范例的法律文件,为多元化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
3、帮助争取从国家层面上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运用政府、政协等多渠道,帮助推进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上升至国家层面,依托《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协议》、《中国-东盟贸易协定》、《中国-东盟服务协定》等多边基础文件,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成的契机,作为专项事务上报国家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的国际区域性沟通机制,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展开沟通,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动越方同我国签署跨境合作双边框架协议,安排跨境合作区的综合框架。推动建立中越双边首脑会晤机制和谈判议程,争取两国高层关注支持项目建设。推动越方加快自身规划编制进度,根据中越双方比较优势与需要尽早编制两国边境经济区共同规划;并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进一步支持。推动越方放宽对跨境合作区的市场准入,协商解决前置审批权限和提高通关便利化。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