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十一五"环保工作亮点扫描:优美生态日新月异



  亮点5 经济建设注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一直以来,由于财力薄弱等原因,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07年底,全区只有10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1.7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污水和垃圾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到解决民生问题的层面上,决定从2008年起到2010年底,全区筹措150多亿元资金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使所有市、县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园区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全区城镇平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60%,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达到70%。从2008年下半年起,一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攻坚战在广西全区打响。

  自2010年6月起,全区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陆续建成,到2010年底,全区已有10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和80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投入运营,使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双双超过60%。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广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飞速发展,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亮点6 经济建设注重污染减排

  “十五”期末,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排全国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国排名11位。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产业以资源型为主,制糖、造纸、酒精、冶炼等行业占有较大比重,结构性污染突出;二是治污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十五”的一部分环保重点工程项目未能按期完成。另外,由于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污染物新增量也在快速增加,污染减排面临减排基数大、新增量大的双重压力。

  全区各级政府将节能减排列为工作重点,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减排实施方案和计划,分解任务并落实责任制,出台相关政策,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落实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治污项目建设和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强化减排工作督察,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和节能减排攻坚战,全力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冶炼、水泥、制糖、造纸、淀粉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减排工程以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到2010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由2005年的106.98万吨减少到94.0万吨,削减12.1%;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02.3万吨减少到92.2万吨,削减9.9%,“十一五”减排目标实现。

  亮点7 经济建设:制糖业实现全行业治污

  制糖业一直被誉为甜蜜的事业,广西每年产糖量约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二。但几十年来,制糖业一直是我区的污染大户,“十五”期末,全区95家糖厂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广西排放总量的30%,大部分制糖企业终端废水只经过简单处理就直排江河,给当地环境带来污染。

  如何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2006年,我区抓住制糖业经济效益回升、企业治污“不差钱”的有利时机,把制糖业推向污染减排第一线,明确要求全区制糖企业必须在2008年底前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二级以上水平,企业治污工程必须在2008榨季以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未完成任务的不能进行生产。

  经过努力,至2009/2010榨季,全区100余家糖厂的污水治理设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已完成验收的制糖企业外排污水全部达标,环保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经确认,我区糖厂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前后相比,建设末端生化设施后其化学需氧量减排量达12.42万吨。由此,制糖业成为广西首个实现全行业治污的行业。

  亮点8 经济建设:电解锰行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

  广西是有色金属之乡,全区有电解锰企业35家,分布在8个地市18个县。过去长期无序开发,埋下了许多污染隐患。

  在2009年开展的电解锰专项整治过程中,全区小作坊式的、生产工艺简陋、无力治污的企业被依法查处关停,有19家电解锰企业被依法或自行停产整治。广西电解锰企业共投入治理资金近1亿元,修建了污水收集沟、初期雨水收集池、外排废水储存池等设施,规范了排污口,建设了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含铬废水处理设施以及渣场堆放设施,做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

  在整治过程中,企业自主治污积极性得到提高。通过专项整治工作,电解锰企业废水排放量大大减少,废渣含水率也大大降低,提高了锰的回收率和水的循环率,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治污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不少企业完成了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的观念转变。

  亮点9 经济建设:清洁生产全面开展

  近年来,全区结合实际,选择甘蔗制糖、酒精酿造、淀粉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的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

  制糖业成为循环经济发展得最好的产业。目前,我区制糖业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利用蔗渣造纸可造出高档书写纸、复印纸、生活用纸等高级用纸。糖蜜酒精废液与制糖滤泥、锅炉灰混合后,接种生物菌种发酵,可生产合格的有机生物肥,不仅解决了废液污染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利用酒精废液浓缩燃烧发电、提取饲料蛋白的技术和利用造纸白泥、锅炉粉煤灰生产轻质碳酸钙、水泥、水泥砌块等建筑材料的技术目前在全区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