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
生态建设阔步前进
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山青水秀”是广西的一大优势和品牌,广西经济的发展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年来,我区坚持不懈地把独特的生态优势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广西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亮点10 生态建设不断推进
全区各地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目前14个设区市和55个县(市)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全区各地以生态乡镇、生态村、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系列”创建等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目前全区已有 22个县(区)、2个乡镇和1个村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命名,有22个村、13个镇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乡镇通过初审。有541家单位获绿色环保系列命名,其中25所学校、12个社区分别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命名表彰。
亮点11 自然保护区网络越织越密
我区多山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生物多样性仅次于云南省和原四川省(含重庆市),居全国第三位。
我区自1961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在50年时间内,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0个。“十一五”期间,我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继建立凌云洞穴鱼类保护区、东部黑冠长臂猿保护区等6个珍稀濒危物种及水源涵养保护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雅长兰科植物等5个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全区基本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广西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种类、野生动物和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在集中连片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后,我区还在一些偏远地区建立了14个自然保护小区,对零星分布的重要物种进行有效保护。既填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空缺,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和野生植物资源。14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的对象有大壁虎、苏铁、猕猴、金丝李、金花茶等珍贵物种。
亮点12 农村环境整治在探索中快速推进
农村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五年,广西农村环境设施从一片空白中起步,在积极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有品牌、有特色的路子。
广西农村环境整治依托“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品牌力量快速推进,项目和所惠及的村民逐年增多。2008年至2010年,已有4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4573万元中央专项资金、4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3160万元自治区本级补助资金的支持,这些项目实施后显著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涌现了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典型村屯。依托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广西农村环境整治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农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大成果
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的翻番,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全区生产总值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令人欣喜的是,全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八桂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实现了把一澈清水、一片蓝天、一方净土保护好,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好的环境保护愿望。
亮点13 总体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全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2005年相比,2010年各项指标明显向好,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由0.045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36毫克/立方米,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由1.70下降到1.45;年平均酸雨频率由39.9%下降到25.5%,降水酸度pH值由4.94上升到5.2。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均超过300天。
在水环境方面,2006-2010年,广西地表水整体水质优良,32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86.2%-96.8%。2010年,广西境内32条主要河流62个监测断面中,60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96.8%,比200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14个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8%。近岸海域海水83.3%的监测站位水质达一类、二类水质,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89.6%。
亮点14 区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区域环境质量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呈现出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样过硬的喜人局面。“十一五”期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增速在全国21个经济特区、新区、经济区中排名第二。在环境指标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显现出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09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达一类、二类为87.5%,比2008年上升2.1个百分点;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1.7%,比2008年上升6.3个百分点。
北部湾经济区的四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二级水平,地表水环境除北仑河、防城江全年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外,其它河流水质均为“良”。南宁市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0年1-10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01%,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
亮点15 流域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一些江河环境质量出现20年来最好水平
近年来,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得到了休养生息,广西境内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等四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创20年来最好水平。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穿城而过的百里柳江始终保持着“进城清出城也清”的状态,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