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玉林以交通先行促经济发展 铺设经济腾飞的"龙骨"

  农村交通网:

  通村入屯激活农村经济

  对于博白县亚山镇互卫村7000余名村民来说,几个月前竣工的通向镇里的村路已经开始改写这个村庄的历史。

  互卫村距镇里约5公里,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荷兰豆、黑皮冬瓜等。新路修通前,崎岖的山路阻碍着经济作物的外销。

  2010年初,该村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资建设四级公路。不到10个月,这条长6.4公里、总投资192万元的水泥村路竣工通车了。

  路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村民出行方便了,外来客商也开始纷纷进村收购,村里种植的黑皮冬瓜、荷兰豆等农产品价格翻了近一倍。

  而在兴业县葵阳镇四新村,直通县城的定时班车甚至通到了家门口。“以前,用农用车拉农产品到县城去卖,不但路难走还经常遭风吹雨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在村口就可以坐班车了,把东西往车里一放,舒舒服服就直达县城!”四新村袁老叔感慨地说。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玉林把发展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场、农村便民候车亭、乡镇渡口码头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先行工程来抓。短短数年里,农村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升,通达深度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玉林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十一五”期间,玉林市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9.1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073公里。到2010年12月底,全市已通硬化路行政村98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1.87%。新建成道路客运站22个、农村便民候车亭80个、渡口码头61个,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玉林城乡公交汽车线路达到27条,“公交下乡”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城乡交通的进一步通畅,玉林城乡交流将更加活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