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南宁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区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实施意见》(桂文明 〔2010〕9号)精神,扎实开展和谐企业建设,围绕“遵纪守法,安全生产,保障权益,环境整洁,节能环保,人际和谐”的内容和标准,以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建设年”、“关爱员工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实现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好、企业经济效益好、人才队伍培养好、企业文化氛围好、安全生产管理好、职工利益维护好、社会责任履行好的“七好”目标,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发展氛围。
一、以支部联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作用发挥好
南宁供电局党委与市委组织部自2008年以来共同开展了“支部联建促发展,南网情深谱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实现了双赢,很有生命力,很有成效”的高度赞扬。2010年我们按照南宁市“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要求,进一步拓展支部联建内涵,开展“创先争优促发展,南网情深谱新篇”主题活动,通过与农村、社区等145个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党建、农村和电力发展上结对共建、互助共赢,达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的。目前,支部联建已成为自治区党委和南宁市委城乡结对共建的典型和示范点。一是在党建发展上联建,加强基层组织。探索双方支委“双向进入”工作模式,实行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制度,通过“建班子、建队伍、建场所、建机制”加强联建双方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联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各类培训150次,培训农民党员8900多人次,建设145个支部联建活动室,赠送书籍6万多本。二是在农村发展上联建,服务人民群众。开展“南网情深系农家”、“党员帮扶进万家”等活动,共为联建村引进项目83个,解决生产发展难题384个。加快农网建设,完成62个村屯一户一表和56个“卡脖子”地区线路改造,3.2万户居民受益。开展“支部联建心连心,携手抗旱渡难关”活动,组织抗旱涉及的抢修253次,新增临时抽水电源点91处。在马山等县建设5个蓄水柜,帮助大石山区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三是在电力发展上联建,推动科学发展。成立167支“护电小分队”,开展“护线保网大行动”构建千里安全长廊。输电线路沿线的8万多株高杆作物得到有效清理,电力设施被盗同比下降32%,输电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次数同比下降35%。加强政企合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党支部联建,成功解决征地、青苗赔偿、施工受阻等20多起电网建设难题,南宁电网远景发展的80座变电站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也得到了预留。四是实现联建双方共赢,促进社会和谐。支部联建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10年,联建村农民平均收入5200多元,同比提高8.12%以上。支部联建破解了电网建设难题,南宁电网加快发展,网架结构日益坚强。2010年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同比联建前的2007年减少3.06小时。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