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大化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布努瑶竹鼓舞。黄格摄

已建成即将进猪投入生产的大化艾格非畜牧有限公司猪舍一角。张爱林摄

“百里画廊”之情人湾。黄秉祥摄

特色发展——

多产业并举多条腿走路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这是大化“十二五”期间“富民强县”行动的切入点。

除了水电业、矿冶业外,大化人就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山”文章做足,把“水”文章做好,把“山水”文章做美。

大山就是一个“大氧吧”,一年可以产出7.8万吨以上“绿色粮食”,也可以种植葡萄、核桃等特色水果,可以种植旱藕、中草药等,还可以养殖山羊、山鸡、鸽子等,成为瑶山“无公害品牌”。今年,大化全县新增种植野生毛葡萄4000亩、核桃3000亩等, “十二五”期间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农户在饲养生猪50万头、山羊30万只的基础上要逐年增长。

碧波荡漾的岩滩库区,是淡水鱼的天堂。以“北景鱼”品牌为标志的库区渔业开发项目已成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岩滩库区渔业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已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2010年,岩滩电站库区淡水养鱼科普示范基地成为第一批广西农业产业(罗非鱼)科技重点示范县。目前,全县渔业放养面积6.65万亩,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以上。

计划投资6.48亿元的大化艾格菲畜牧有限公司,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养猪技术和管理模式,目前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并投产,三年内引导农户参与建立70个示范牧场,年出栏商品肉猪20万头,将推动大化乃至广西养猪业全面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广阔平台。

“十二五”期间,在做大做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淡水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等基础上,大化着力建设安全食品加工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建设生态文明,青山绿水是大化的优势所在。大化积极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打造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基地,突出建设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红水河百里画廊、岩滩库区旅游等项目。目前,已完成编制和评审《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在建的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大化奇石馆、都阳莲花山佛教胜地、地质遗迹保护、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项目顺利推进,岩滩库区景区、红水河沿岸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基地、大化国际奇石书画城等项目正在招商引资建设,“游奇山,玩奇水,赏奇石”的特色旅游品牌逐步叫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大化人一定会奋勇直上,求变求快,求富求强,在“纵浪大化中”实现超越,让南国明珠更璀璨!(黄格)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