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是社会管理第一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才能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加强管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应有作用,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切实把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真正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实现党的领导的全覆盖。其次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带着真情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会动态,反映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排查矛盾隐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中,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我们党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继承和运用以往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诸如,农事村办、群众工作站、民情热线、民情日记等做法,建立党员与群众结对、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领导机关与基层结对等制度,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都是在加强管理和服务中探索总结出的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推广运用。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作者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研究员)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