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贵家中的部分物件。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赚学费省口粮 一人外出做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今年15岁的罗峰,作为家中长子,懂事后就一直为家里分担家务,凡事也都让着弟妹。去年广西遭遇旱灾时,他就跟随父母前往离屯子5公里远的红水河都良滩挑水饮用。
罗峰告诉记者,家里有两个木箱,里面分别装着他和妹妹罗月妹两人所有的书籍,也满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我和二妹(罗月妹)两个人都被乡实验学校录取了,两人都想去那读书。”而在开学之际,罗峰选择了七百弄乡戈从村中心校,罗月妹则去了七百弄乡实验学校。
戈从村中心校,离上阶屯有5里山路,需翻过10余个山头。每天上学的早上,罗峰早上6时就叫醒小弟小妹,起床,简单洗漱,喝碗玉米粥后,斜跨着书包,带着弟妹往学校走。中午放学时兄妹三人把书包放在头顶上遮荫往家走。下午1时30分许,三人穿着凉鞋,一路小跑着又赶到学校。下午4时放学后,和屯里的其他小孩一同回家。
七百弄乡实验学校,离上阶屯有20多里,村民出行时要坐上村口的小面包车,每人8元,然后面包车在山间小道上婉转盘旋约1个半小时,才到乡里。
罗月妹寄宿在乡实验学校,每月要交50元的柴火费,一周回家一次。每周要回家时,罗月妹则穿着哥哥或姐姐的旧鞋子,天蒙蒙亮时就走在山间的碎石路上,到中午时候才回到家里。
放假时,老大老二帮罗朝贵到山弄里的玉米地种玉米、除草、掰玉米,老三老四则到山上放羊。
“家里没发生火灾前,还养头猪在过年时杀着吃。这几年种的玉米刚好是够吃,没得多的。”罗朝贵说,如果家里有一人在外做工,不仅省下了一份的口粮,还可以为孩子在开学时多赚些作业本费。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