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交通发展实现6"最" "公、铁、航、水"齐跨越

  水运航道畅通了

  黄金水道涌“黄金”

  “广西内河水运投入近年实现跨越式增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有关人士介绍说:“2009年完成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127%;2010年完成投资33.9亿元,同比增长194%。两年的投资相当于“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5.5倍。”

  “十一五”期间,我区先后开工建设了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工程等19个项目,建成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工程等4个项目。2010年底,西江黄金水道千吨级泊位达73个,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6036万吨。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的建成实现了2000吨级船舶可从贵港直航广州出海;已建成通航的桂平二线船闸是目前全国内河最大单级船闸,年单向通航能力3100万吨;正在建设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计划于2013年建成,届时将新增年单向通过能力9604万吨,使整个枢纽的年单向通过能力超过1.3亿吨,居世界之首。

  西江经济带的核心范围集中在沿西江干流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崇左7市,贯穿广西东西部。该区域以西江黄金水道为载体,是最具“黄金效应”的区段。沿江各市以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例如贵港市,在沿江打造能源、冶金、建材、糖纸、农林产品深加工等5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梧州市把全市人口的50%、产业的70%、生产总值的70%集中到西江黄金水道沿线的规划已经启动。

  业内人士说,西江水运的复兴,给沿江造船业带来了新的繁荣,西江航道桂平、贵港枢纽建成后,航道可以通航更大的船,千吨以上的船舶多起来了。桂平市一家造船厂的负责人说,自己的船厂“一年发给员工的工资就要上千万元”,一年可以造50多艘船,造船的订单多了,最迫切的希望就是扩大生产力。



上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