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部分人大代表调研北京的"天等桂林米粉现象"(图)

部分人大代表调研北京的“天等桂林米粉现象”

卖的是桂林米粉 学的是天等经验

“桂林米粉是不是被注册成了商标?”“在北京能否吃到正宗的广西米粉?”“为什么是天等人在做米粉生意?”……3月3日上午,几名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路议论纷纷,前往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桂林米粉店看望在京务工广西人,询问他们在京生活的“滋味”。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韦芬萍在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新华社发

广西新闻网特派记者 佘鸿雁

洁白的米粉,浇上热乎的汤料,撒上酸豆角、盖上薄牛肉片……为了迎合北方人的习惯,装粉的碗比广西常见的碗大上一圈,份量自然也足很多,这样一碗桂林米粉在北京的售价是15元。

广西天等籍的梅老板在北京3年,开设了两家桂林米粉店。3月3日上午,他的龙记桂林米粉店迎来一群特殊客人,广西代表团的潘雪红、蓝盛新、刘庆宁等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前往调研“天等桂林米粉现象”。

桂林米粉店京城“开花”

“已经做到足够的知名度,应该马上注册商标。”

“要注册商标,制作标准统一是个问题。”

……

在前往调研的路上,代表们就热烈讨论起“天等桂林米粉现象”。

这几年来,桂林米粉在北京迅速发展,态势旺盛,大大小小开出了400多家,近6000人从业。桂林米粉成为与成都小吃、云南过桥米线比肩的“在京南方小吃三杰”之一。自治区有关部门为此曾专门成立“桂林米粉现象”调研小组,对广西人在北京经营桂林米粉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梅老板就是这些在京开桂林米粉店的成功者之一,2009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京考察天等人创业情况时,曾来到他的店里调研(本报曾在2009年12月作过系列报道)。他的店每天卖出400多碗米粉,一年赚20多万元。梅老板说:“选址很重要。”他的两家龙记桂林米粉店,一家开在北京建国路上的万达影城旁边;位于朝阳路上人大代表调研的这家,旁边就是麦当劳,“这附近有写字楼,外卖生意很好”。

有意思的是,在京的“桂林米粉店”大部分不是桂林人开的,而是天等人开的。这些米粉店,最初叫天等米粉,但生意并不好,最后,天等人巧借“桂林米粉”的名称,越开越多,成行成市,逐渐红火,成为叫得响的品牌。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