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浦北白石水镇一名九旬老人不图名利 义务修路61年

61年义务养路感动乡里

4月6日上午10时许,在那回村的村道上,一个白发老人手持铁锹,将路边的泥土铲起来填到路上的坑洼处,动作一直如此反复。在他身后1公里多的道路上,所有的水坑已被填平。这位老人,就是周有新。

“大伯,停下来歇口气。”那回村村支书何有珍走上前去,掏出一支烟递给老人,并为他点上。老人夹着烟深吸一口,放下铁锹打开了话匣子。“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我今早7时多就出来了,到现在才搞了不到2公里。”老人说,按照以往的惯例,下雨过后,泥路肯定不好走,他每次都会尽早出来给路排水、填坑。

说话间,一位村民骑着摩托车过来,到老人面前时停下来跟老人打招呼。“路这么好走,多亏了您老啊,我们村的路已经没法走了,只好从这里绕行。”村民说,他们村里的村道由于没人护理、排水,一到雨天就积水严重,车轮陷进黄泥浆里寸步难行。老人指着路基边的排水沟说,每隔十几米,他就挖了一个缺口,让路上的积水流到排水沟里,不然路也走不成了。

“这条路,他修了61年,实在太难得了。”何有珍说,有了这条路之后,周有新一个人担当起养路的责任,他自掏腰包买来锄头、铁锹、簸箕等工具,经常到路上修修补补,至今已经坚持了61年。这些年来,为了修路,他不知用坏了多少工具。路面出现大坑,他还自己出钱买沙石来填平,至今已花费2万多元。

周有新在路上修路时,过往的村民都会停下车来,亲切地跟他打招呼,看得出来,他很受尊重。何有珍说,这条路是8个村民小组进出白石水镇的必经之路,有2000多名村民出入。对于周有新长期义务修路的事迹,村民都很感动。一些村民和过往司机拿钱感谢他,他从来不收,甚至连村里给他的“奖金”,他也予以拒绝,“真要感谢的话,就去买些碎石、沙子来铺路吧。”前几年,村里出资买来一辆小斗车给他,每年村民都会捐资1000多元给他用于修路。

在老人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加入了修路、养路的行列。在看到老人干挑泥沙等重活时,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帮忙。6日上午,4名村民看到老人在填坑后,回家取来工具,和他一起修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