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防城港市港口区:党建筑起富民“黄金海岸”

红沙村“海上党支部”:造就海水养殖业的“领头雁”

【回放】由塑料桶和木板做成的海上“浮桥”两旁,规划整齐的网箱里大耗、鲈鱼等长势喜人,“桥”的那头,就是漂浮在海上的“渔家城”餐厅。

位于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海上的这条绵延十里的网箱养殖“蚝排”上,不仅开设有“渔家乐”餐厅,还诞生了广西第一个“海上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邓强就是“渔家城”的老板,他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喂养鱼虾、大蚝等海养生物,打理餐厅生意,组织养殖户开展科学养殖学习培训……还在餐厅一角开辟一间收藏了养殖技术、党史文化、社会科学等各种书籍的“渔家书屋”,闲暇时常有渔民前来“充电”。在党支部带领下,红沙村养殖了鲈鱼、大蚝、石斑、虾、蟹等海产品,网箱养殖基地发展到50多亩,成为广西目前最大网箱养殖基地。

【延伸阅读】港口区充分发挥红沙村“海上党支部”在吊养大耗、对虾养殖、网箱养鱼等养殖产业中的中坚力量,支持其发展壮大海产品产销协会、蚝蛎产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协会和合作组织,搞活“海岛渔庄”渔家乐,开发海泥浴、环岛游、岛上帐篷等特色旅游产品,把红沙村“海上党支部”打造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该区还以红沙村“海上党支部”为标杆,进一步提升红沙村党支部建设水平,新增建设沙螺辽村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邻近的临海村级党建创新发展:光坡镇中间坪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用于修建海堤、饮水工程等;企沙镇虾萝寮村、牛路村等党支部,积极引进资金创办防城港标准化生态养殖场、海鸭蛋养殖场等一批养殖基地;港口区还大力发展红树林青蟹、网箱养鱼、大蚝、文蛤等优势养殖产业,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海水养殖业。2011年,该区海水养殖产值达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44元。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