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雷小琴 黄婧
核心提示
再过几天,就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了在实体店要多留个心眼外,网购更需注意防范消费骗局。昨日,淘宝网安全中心发布“3.15”安全警示,列出一些侵害网友网购权益的骗术,提醒大家注意。记者结合现实中的消费案例,给喜欢网购的亲们支支招防骗。
【骗术1】
微信设局骗付
案例:白领小雷是个“名表控”,平时很喜欢收集各种限量版的名表。为此他常在一些出售手表的购物网站留下自己的微信号,希望能通过微信及时联系收藏有名表的卖家。有一天,一个名为“watch my love”的卖家给小雷发来微信,称自己手上有多种绝版名表,并给出网店的链接。
小雷立即在网上搜索,当他看到网店页面晒出的名表照片很多都是自己想要的款式时,他很是兴奋地和卖家谈起了价格。“这几个牌子很抢手哦,而且我们库存也有限,你要是着急,可以直接转账给我。”卖家表示,只要小雷直接把钱转入卖家的账号,便立马发货,不再卖给其他人。正当小雷犹豫之时,卖家又通过微信发来信息,称有3个买家也想购买那款手表。看到有人争购,小雷心里有点急了。他没多想,便取消了网页上的交易订单,直接往卖家账号支付了2万元。
交了钱,小雷便安心地等待宝贝到手。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商品却迟迟未到货。小雷便用微信催促卖家,才发现卖家的微信不在线,网购交易流程也取消了。最终小雷不仅货没到手,钱也泡汤了。
提醒:网购一定要在网购系统中完成,并且严格按照交易流程来。例如在淘宝网,购买商品通常都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拍下宝贝;第二步,付款(此付款动作是把钱付到支付宝);第三步,等待卖家发货;第四步,确认收货(此动作是在收到货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把之前支付到支付宝的钱打款给卖家)。交易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付款类型,如“即时到账 ”、“担保交易”等。
【骗术2】 远程协助转走你账户里的钱
案例:去年9月26日上午9时许,福州市的谢小姐在淘宝网一个商家那里购买了化妆品,并通过支付宝付了钱。到了下午3时许,谢小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那家化妆品店的客服人员。“客服人员”说谢小姐她购买化妆品的钱在支付宝平台被冻结,他们公司无法收款,所以也无法发货。
谢小姐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棘手的事,她不知道怎么办,只好问“客服人员”怎么办。“客服人员”告诉谢小姐,只要再支付2元就可以解冻。可是谢小姐不懂操作,客服人员就让谢小姐加他的QQ,并通过QQ请求对方远程协助。于是,对方通过远程协助操作了谢小姐的电脑。不一会儿,谢小姐收到银行短信,告知她银行卡内的8800元被转账到别的账号上了。
“难道我受骗了?!”谢小姐发现对方已经下线,再打他的电话也已打不通。谢小姐又联系了她购买化妆品的商铺,可商铺售后人员说,并没有跟她联系说冻结款的事情。原来,谢小姐遭遇了网络骗局,她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提醒:淘宝交易一定要用阿里旺旺作为聊天工具,淘宝只视阿里旺旺聊天凭证;如果您没有收到货物,或者货物有问题,请及时申请退款,切勿点击“确认收货”;请勿随意接受对方远程操作的要求,这样等于将自己的淘宝账户给他人使用。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