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国际旅游胜地:520万桂林人未来8年的“新追逐” (4)

2013年04月03日 06:3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编辑:利雪娟

新体系

构建“八大系列”旅游产品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八大系列旅游产品,即山水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历史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红色旅游、生态乡村游、户外运动游、浪漫婚典游。

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在回答香港记者提问时说,既要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开发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八大系列旅游产品;又要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桂林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

桂林已拥有“先手牌”。桂林市市长黄俊华说,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将桂林市确定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并将社会化养老业作为改革创新试点的三个方向之一交给了桂林。依托旅游、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机遇,桂林将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候鸟型”的异地栖息式养老产业。

新改革

探寻区域和城市发展最佳途径

客观地讲,桂林去年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仅300多亿元,与世界发达的旅游城市相比,桂林旅游“粗放经营”的痕迹尚在。

桂林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既迫切,也十分必要。《规划纲要》因此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重要保障的前提条件提出来。

赵乐秦认为,改革创新就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实施科学合理政策措施,选择产业联动、均衡、可持续发展,探寻区域和城市综合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桂林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陈丽华坦言,所谓改革创新,就是要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二次创业”。为此,桂林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抓项目、出精品、促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发挥旅游带动效应。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以及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规模效应。拉长链条,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和高品质旅游服务。延伸触角,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财税、投融资、土地、生态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等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委以及自治区正在从具体政策支持层面给予桂林以保障。比如,借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经济区、西南出海大通道来扩大桂林的开放度,鼓励外资投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发展桂林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贸易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