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出汗要及时询医
人体一般的出汗属于生理性出汗,是对气温或体温升高的正常反应。但也有一部分出汗属于亚健康出汗甚至病理性出汗,刘泰主任介绍,最常见的是自汗和盗汗。自汗是一种过于出汗的现象,即使在静止不活动的情况下也大量出汗,一运动出汗更厉害,这是气虚、体表不固的缘故,需要补气敛汗;盗汗是晚间入睡后出汗,醒来汗就停止,阴虚内热,应滋阴清热,一些疾病比如肺结核病人会出现盗汗。
此外,黏汗也是一种异常出汗,这种汗显得粘稠发热,一般是感冒者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汗。黄汗,汗色发黄,大多在腋窝处比较明显,黄汗染在衣服上明显可见,主要因为体内寒湿气较重,排汗失常,汗液中尿素等元素含量增多。半身汗又叫偏汗,是一种局部出汗,常见于左侧、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多是由于身体气血不和,风湿或偏瘫患者容易出这类汗,老人出半身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另外还有手足汗、额汗等等,都是局部出汗,由于管理汗腺活动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所致。刘泰主任告诉我们,出现异常出汗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询医进行调理或治疗。
流汗过多注意及时补水
夏季流汗才健康,但是出汗过多并不是好事。汗液流失较多时,人体中的电解质、氯、钠等元素也就随之流失,导致人疲乏无力,水分流失过多导致脱水、休克。高温闷热天气人容易中暑就是这个原因,流汗过多后体内水分未能得到及时补充,体内汗量减少,导致堆积在体内的热量难以散发,会造成新陈代谢失常。
刘泰主任建议,流汗过多时,要及时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糖分、盐分。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者或者高温天气参加户外活动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防暑,在水中加适量糖、盐,喝糖盐水,简单易操作。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