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暨百色起义85周年》专题 > 百色典型 > 正文

苏文丰:独守"乡村播音"25载 播出巴别"好声音"(图) (2)

2014年08月03日 22:56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伍永志 编辑:黄玲娜

    苏文丰除圩日在乡政府的广播站进行播音外,平时还带着喊话器进村屯“流动广播”。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创新播音  “流动广播”传遍村屯

    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广西,致使北海、防城港、钦州等11市52个县(市、区)受灾严重,灾区房屋损毁惨重。

    “各位父老乡亲,强台风‘威马逊’就要登陆广西了,它危害很大,各家各户做好防范,玉米还没收割的,尽快收割……”从7月18日起,巴别乡的13个村147个屯,不时地会飘出苏文丰的铿锵声音,在山涧里回荡。

    “从7月17号开始,我晚上就盯住电视看新闻,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写在纸上,编好顺口溜后,就骑着摩托车下到村里提醒群众。”苏文丰说,台风“威马逊”要来时,他都是凌晨才休息,第二天5时就起来边看新闻,边编好顺口溜,而后开着装有扩音器的摩托车,进村入屯“流动广播”。

    在1988年,巴别乡实现了村村通广播,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四方的小木盒喇叭挂在电杆上,广播的覆盖率很广,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木喇叭盒遭到了人为或自然的损毁,久而久之,乡村里的广播也随之冷寂下来了。

    2009年,巴别乡火灾频发,乡里的干部都绷紧神经。在广播站工作的苏文丰颇费一番心思,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流动广播进村屯这一创新举措。他用方言自编了很多套通俗易懂而又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防火“顺口溜”,带着喊话器来到自己挂点的安宁村进行“现场直播”。

    “第一次去的时候,刚开口喊几句,很多在家的群众都好奇地跑出来围观,有些群众还以为是来卖老鼠药的走货郎。”苏文丰说,他抓住群众们都来围观看热闹的好机会,加紧宣传防火知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年交百年新农保(土话),交十以上能养老。如人家缴你不缴,到时人家领钱你再瞧。”这是苏文丰自编的宣传新农合的顺口溜。如今,“流动广播站”播出的内容已扩大到计划生育政策、禁毒防艾、清洁乡村、交通安全、科技致富、森林防火等多个方面。

    给群众传递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苏文丰广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巴别乡的养殖大户罗忠宜是广播信息的受益者。

    “我的养殖信息、动物防寒保暖等知识,都是从乡里的广播里学来的。” 罗忠宜说,有年冬天他上街,从广播获知将有连续低温天气和畜牧动物防寒知识,回去后马上照着广播里说的做,采取灯光保暖、烧碳保暖等措施,才使得养殖场的上万羽土鸡在上一轮的低温天气中没有遭受损失。

    “不光广播相关涉农政策和知识,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都播报,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提醒大家下雨收玉米,很实用。”巴别乡巴别街道居民陆保疆说,苏文丰的广播,受到村民普遍欢迎,无论是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还是不会说壮话的外地人,都能从中受益。

    “国家出哪样政策,他就宣传哪样。广播的内容简单明了,大家也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提到“流动广播”,当地村屯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